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同学们,现在正是你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张扬个性的青春时代,也正是你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有必要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人”如何才能立于世的问题。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象某些广告词所说的那样,“我行我秀”、“我就是我”、“我的青春我做主”。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人以及他的任何一次活动乃至他的思想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和生产关系之中。因此,并没有真正“独立”的人。人是生理的人,是经济的人,是文化的人,是社会的人。人之立于世,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然而如何才能正确而有效地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有其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何使这种双边活动达到最优化组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育界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历史和现实证明,只要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并创造性地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用合适的方法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还应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花大力气。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如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作了一定尝试,我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抓住这五个“因”,因此而施教,一定会收获一个满意的“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的剧增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国际上科学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水平被公认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国民科学素质的优劣。因此,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对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