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施向峰 《学海》2003,(5):29-34
对立法进行必要的和合理的限制 ,符合已然形成的以国家—市民社会二元结构为表现形式的政治现实 ,是关乎现代立宪主义政治制度设计能否实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终极意义上讲 ,自然法是立法的准绳和价值判断标准 ,因而对立法的限制主要体现为自然法对立法的限制。具体来说 ,要对立法进行限制进而使之符合正当性、合目的性、合法性的判断要求 ,应从合乎理性、保障人权和遵从民意等维度对立法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3.
对作为政治哲学基本范畴和价值基础的政治道德概念之厘定,应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内核和价值基准并涵盖公共领域、价值基础、直接目标、政治主体和调整对象等要素.透析并发挥政治道德的价值导向、价值评价与价值协调功能,有助于缓解、消弭政治现代性危机,也在价值诉求、制度走向和行为方式等向度上直接规定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消费主义固然有可能创造一时的经济"神话",但也必然带来生态失衡、显失公平、人的异化等严峻问题.从人的存在论视角、以弘扬人之生命本质为目的,透视与重构"消费合宜性"的现代内涵是走出消费主义伦理困境的不二法门.消费合宜性这棵思想之树在消费领域所结成的智慧之果是"和谐消费观",其主旨在于调协现代消费维度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紧张关系并达致和谐状态,进而实现可持续消费、公平消费以及人本消费.消费合宜性观念之实践魅力的充分发挥,必须有赖于将和谐消费观现实化、具体化为节俭这一现代美德,并内化为消费者的品性、外化为消费者的合宜性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