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文碧芳 《学海》2011,(6):150-155
洛学、湖湘学、闽学尽管是以其创始人所主要活动的地域来命名的,但它们又绝非只影响一时一地的地域性学派,这三个学派的影响在当时就远远越出其创始人所主要活动的地域而幅射全国。本文试图对洛学、湖湘学、闽学在荆楚地区的影响以及在该地区这三个学派之间所发生的关联作一探讨,以说明洛学、湖湘学、闽学这三个学派的话语系统是如何成为宋元明清时期主导士人精神生活的主流话语的。  相似文献   
2.
识仁是程颢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与为学宗旨。本文具体辨析并展示出程颢仁说的各种义涵,以及识仁的系统方法。本文指出,程颢的识仁之方,包含有(1)天、理、道、性、心相通一贯;(2)对仁理、仁道的宗教性体认与信仰;(3)诚敬存之的存养之力;(4)与物同体的生活效验之真切指点;(5)义礼智信的具体道德实践;(6)《识仁篇》对识仁工夫的具体展示等环节。经过这些环节的整体展示,程颢以识仁为方法的新仁学乃展示出一个人物天地相通不隔的宗教性境界,从而将孔子仁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关于儒家伦理与我们观点的再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史>于2003年第3期刊发了黄裕生先生的<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以下简称"黄文").在该文中,黄先生除了对儒家伦理提出了系统的批评外,同时还不点名地批评了郭齐勇对儒家伦理的诠释,故郭齐勇、丁为祥也就以<也谈本相与角色--论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兼答黄裕生先生>(<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以下简称"郭文")与"黄文"商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