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神降临了,圣教会从此开始了! 今年的圣神降临节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因为在它的前夕,我已把自己奉献于主并与主亲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这一天,圣神向袍的婢女播下了爱的种子,抛来了爱的绳索,我毫不犹豫地拾起丁这条绳索的一端,跟祂而去。但是我惊异地发现这爱的绳索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它是纤小的、细长的,前面的道路还长着呢,而且铺满了荆棘。想到这里,不免使我惶恐不安,战战兢兢……圣神啊!求祢用祢的圣爱把我紧紧地拴住吧!叫我永不离开祢,永远做祢的伴  相似文献   
2.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中国佛教协会是全国各民族、各教派佛教徒共同的爱国组织,是团结、进步的组织。中国佛教协会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维护信徒的合法权益,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展同各国佛教界人士的友好交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佛教界人士同信仰其他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特性,便是古今中外多种思想互渗交织。回族知识分子在新与旧的抉择中亦面临如是境况。光绪三十二年北平王宽阿訇鉴于“各地礼拜寺附设之经学,教学方法陈旧迂拙,事繁效鲜”提倡经堂教育改革,“自是厥后,各地回民莫不闻风兴起。至今流风所被,全国各地凡有回民之地,几乎莫不有回教小学之设”,顾颉刚先生将其称之为“近代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4.
以回族儿童为被试,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两个研究分别考察了回族儿童族群偏爱态度的形成及其发展特点。研究1借鉴经典的学前儿童种族族态度测验法,发现儿童在4岁时开始具有民族类别意识,并产生内群(回族)偏爱态度;研究2运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以及自我报告法,发现无论内隐态度还是外显态度,儿童均表现出强劲的内群(外群体为汉族)偏爱态度,并且内隐偏爱态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外显态度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最后讨论了本研究与国外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7月17日,抚顺市召开了宗教界首届代表大会,300余名妇女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有天主教妇女代表50名。会议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妇女的权利,开展妇女  相似文献   
6.
“一切赞颂,只归真主——诸天的主,大地的主,全世界的主!天地间的伟大,只属于他:他是万能的,是至睿的。”——《古兰经》(45:37)  相似文献   
7.
许多人被人视为普通人时,会觉得受辱.父母不喜欢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中被看为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孩子.那些生活中取得成功或声名卓著的人相信他们取得的成就均基于他们的非凡这一事实.看起来似乎没有一个人愿意平凡普通,因为该词所蕴含的普通含意.  相似文献   
8.
1990年9月17日上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隆重地举行了第二期在职阿訇进修班开学典礼。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中国伊协、北京市伊协的领导,以及中围伊协各部室负责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出席了开学典礼。典礼由经学院副院长杨宗山副教授主持;中国伊协会长、经学院院长沈遐熙,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赤耐,先后在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读了于世诚同志的《关于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的探讨》(发表于今年《哲学研究》第3期),有许多意见。我们不同意世诚同志这篇文章的基本论点。这里,只就两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和同志们商讨。1960年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争论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认为,当时争论的关键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不是对立的统一?即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否适用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时我们是这样的看法(见拙作《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的实质》,载《哲学研究》1960年第3期),现在还是这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近日,我国将中医理论、诊法、中药、针灸等八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这标志着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进入工作程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意味消亡,它让人们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在继承上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