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藏族传记文学历史悠久、数目庞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整个藏族文学宝库中最具特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体当初因为佛教的传入,特别是随着《佛本生传》及《譬喻经》的译介而产生,所以早期的传记从内容到形式、结构各方面带有明显的印度文化特点,但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诸多藏族独有的特点。本论文主要以各类藏文文献为例,对藏族传记文学的溯源、发展历程以及分类和文体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旨在探寻整个藏族文学乃至整个藏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为开拓藏学研究新领域和新渠道,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壁画题材 藏传佛教壁画艺术题材非常丰富。可简单地分为佛传故事、密宗和历史人物及事件描述三大类。 佛传故事又叫佛本行故事,是以释迦牟尼一生之中各阶段的形象为题材的壁画。这些故事大多出自《贤愚因缘经》等。包括从人间上生兜率天、从兜率天降贡、乘象入胎、树下诞生、太子习艺、宫中娱乐、俞逾城出家、山中苦行、降魔、成道,初转法轮、双林入灭等饶有趣味的故事情节。传说,佛的降生是白象化入母胎而成。《释迦佛降生图》画面上一群菩萨牵着白象、乘云驾雾自兜率天而降,一阵烟云化入龙尊王的宝瓶内。图的正中央是菩提树下的佛母,…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需要,加大对民族宗教工作干部队队伍和宗教界人士的培训力度,贵州省民宗委党组根据上级的要求,经认真研究,决定撤销贵州民族招待所,组建贵州省民族宗教干部培训中心。新组建的贵州省民族宗教干部培训中心经有关部门批准,近日已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展相关培训业务。  相似文献   
4.
5.
献哈达是藏、蒙民族礼仪交往中普遍而崇高的礼节。有读者来信问,哈达的缘起是否与宗教有关?各式各样的哈达背后是否有着玄妙深刻的宗教意蕴?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答复如下:“哈达”藏语意为礼巾,是藏、蒙等民族礼仪往来时常用的丝织礼品,而献哈达是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书载“哈达”是从萨迦法王、元朝国师八思巴流传开来的。据说他1260年被封为“大宝法王”后返回萨迦寺时,首开向卫藏地区各大寺院的菩萨、佛像及僧侣、官员敬献、赐奉哈达之先例,由此便形成习俗并流传开来。传说,当八思巴在拉萨大昭寺向所有菩萨敬献哈达时,壁画中的一尊度…  相似文献   
6.
7.
漫谈唐卡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绘画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早期。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若文化遗址中 ,陶器上用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和三角图案等简单的纹饰中 ,可窥见藏族绘画艺术的萌芽状态。建于公元前100多年前距今有二千年历史的藏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的墙壁上就绘有壁画。公元七世纪 ,吐蕃王朝崛起 ,在这前后 ,吐蕃王朝相继修筑了布达拉宫等建筑规模空前的宫殿。有不少绘画艺人参加了这些宫室的壁画绘制工作 ,大大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大昭寺志》有松赞干布法王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白娜姆女神像的记载。表明此时由于佛教的传入 ,绘画艺术也有了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