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徐秉煊 《心理学报》1987,20(4):107-113
本文综述了Kandel及其同事们在海兔的研究,以示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无脊椎动物的研究进展。全文分四个部份:行为观察、细胞机制、分子水平研究和敏感化与经典条件化的比较。各部份又分若干段落综述。本文认为他们的工作在细胞机制方面可说是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一门电话上发生的错号电话连续16周的记录。作者发现有4/5错号电话与“瞬时记忆广度”有密切关系。为减少错号电话的发生,本文建议,将7位电话号码分成以连字号相连的前3位后4位的两节书写形式,使人们形成分节书写、分节阅读、和分节拨号的习惯,这样有利于避免或减少由于“瞬时记忆广度”的限制而产生的错号电话。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猴的纹区皮层是两个多突触皮层——皮层通路来源的例证。一个是腹向连接纹区、前纹区和下颞区的视觉识别物体的通路。另一是背向连接纹区、前纹区和下顶叶的物体视觉定位的通路。这两个分开的通路传递信息是怎样再整合的,已将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猴的大量研究证据,本文提出了一个神经模型,假定刺激的编码代表储存于皮层的高级感觉区(即联合区),每当这些区被刺激激活,便触发皮层-边叶-丘脑-皮层环路。这个环路好似铭刻机制或复述机制,实际上可能由两个平行的环路组成,一个包括杏仁和丘脑背内核,另一个包括海马和丘脑前核。经这些环路的作用,储存于皮层的剌激代表被看作是中介三种不同的记忆过程:再认储存的代表被原先的感觉通路再激活而发生;回忆,储存的代表被任何其他通路再激活;联合记忆,通过高级感觉区向相关结构的输出激活其他储存的代表(感觉、情感、空间和运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