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类智能具有快速学习和灵活迁移的特点,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较人工智能系统表现出不可比拟的优势。该优势主要源于前者具备良好的知识表征。本文以"层层迭代,组件共享"的层级树表征为例,深入讨论了良好知识表征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具体的语言语法和视觉语法规则所构建的语言和视觉层级树表征。笔者认为,对良好的知识表征(如层级树表征)的深入探讨不仅可引领有关人类"强认知"领域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当前人工智能系统从"大数据、小任务"到"小数据、大任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Alpha Go战胜李世石的热议话题出发,简要介绍了AlphaGo的算法,通过比较和分析当前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智能的特点,就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背景下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心理学研究应重视计算科学这一理论基础与工具,从计算理论取向探讨核心认知问题,重点关注人类所擅长的,而人工智能尚无法解决的计算难题。这一研究取向对进一步推动心理学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到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取向下所获的研究成果也能在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我们将这一类聚焦于"人类智能优越特质"的心理学研究,命名为"强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感觉记忆能够以特征形式构建对视觉对象表面信息的表征, 然而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潜在抽象信息, 尚未有研究考察其是否影响感觉记忆的视觉表征。结合掩蔽技术与部分报告法范式考察了感觉记忆的视觉表征中是否包含语义信息。以阿拉伯数字作为目标, 实验1与实验2分别采用正立与倒置的汉字大写数字作为掩蔽刺激, 比较其与白噪音刺激的掩蔽效应。结果显示, 汉字大写数字的掩蔽效应均强于白噪音刺激, 且正立汉字大写数字的掩蔽效果较倒置汉字大写数字更强。实验3采用汉字大写数字与汉字常用字分别作为掩蔽刺激, 结果显示汉字大写数字的掩蔽效果强于汉字常用字。上述结果显示, 刺激间的语义相似性带来了视觉表征冲突, 表明感觉记忆的视觉表征中包含了刺激的语义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社会合作信息对距离知觉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动态追逐场景,对两个追逐者之间的交互模式(或合作或单独追逐同一目标)与追逐目标的存在与否进行了操作。结果发现,相比随机运动和单独追逐,存在合作关系的两个追逐者间的距离被知觉得更远,即存在距离的扩张效应(实验1),且该效应不能由底层的物理特征所解释(实验2)。该结果揭示,社会合作信息使得知觉距离被扩张,其可帮助理解视觉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变化觉察范式,以包含高、低空间频率信息的形状为刺激材料,探讨客体表征在工作记忆中的构建。结果发现,低频形状的工作记忆绩效显著优于高频形状,且二者辨别力的差别随SOA延长逐渐消失,说明低频信息优先进入视觉工作记忆。该结果支持工作记忆中客体表征的构建并非采用"全或无"的方式,而可能采用累积加工方式的假设。  相似文献   
6.
公元645年——唐朝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载誉归围。他的西行壮举,引起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立即在东都洛阳召见了他,并亲自撰写了一篇700余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称赞:“我师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总结现有注意理论的基础上,假设注意是一种信息选择现象,而非心理结构或资源。通过借鉴人工智能领域强化学习算法的思想,笔者提出了一种可以表现出注意现象的人类强化学习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人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人接受环境的反馈,根据自身心理状态调整行为策略,以最大化所获收益。该过程中,注意体现为高价值信息逐渐获得优先加工的现象。因此,本文对注意的本质进行了重新思考,为未来注意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