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知识差异和知识冲突对团队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钢  倪旭东 《心理学报》2007,39(5):926-933
通过情景模拟实验比较了高低知识差异和有无知识冲突两个变量四个水平下的团队创新度。结果表明,知识差异和知识冲突存在着交互作用;当知识差异较小时,知识冲突对于团队创新度具有积极作用;当知识差异较大时,知识冲突所起的是一种震荡作用;当团队不存在知识冲突时,较高的知识差异对团队创新度具有积极作用;存在知识冲突时,高知识差异团队和低知识差异团队的创新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交互记忆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钢  熊立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40-845
交互记忆系统是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彼此依赖的,用以编码、储存和提取不同领域知识的合作分工系统。其研究有助于发现高效工作团队如何处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解释团队成员怎样通过发挥各自的专长去解决团队面临的问题。它是解释团队知识处理过程的一个机制。相关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文章从交互记忆系统的形成和维护、测量、影响因素及其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并指出其对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集体问题解决中的知识、惯例和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安  张钢 《心理学报》2008,40(8):862-872
在Cohen和Bacdayan发明的两人TTT纸牌游戏的基础上开发了三人TTT游戏,并以此为实验任务,考察了三人集体问题解决活动能否形成惯例,比较了有问题图式组和无问题图式组之间在惯例和绩效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三人问题解决能够形成惯例;(2)有图式组的惯例化程度总体上低于无图式组,而其惯例化程度提高的速度则快于后者;(3)无图式组的绩效高于有图式组,但前期差异显著,后期不显著。这些结果将前人基于两人TTT游戏所做的惯例研究进一步拓展到三人情境,证实了三人互动中惯例的生成,为研究涉及更多人互动的真正意义上的组织惯例奠定了基础;阐明了知识,特别是前人在组织惯例研究中所忽视的陈述性知识,对于惯例形成和绩效提升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在组织管理和决策活动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集体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表征、行为惯例和动态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安  张钢 《心理学报》2010,42(8):862-874
以王建安和张钢(2008)开发的三人TTT纸牌游戏(原游戏)及其变式(变式游戏)为实验任务, 研究了集体问解决中认知表征和行为惯例对提高动态能力的作用。共有240名被试, 分成80个三人小组, 参加了前后两场各20盘游戏。80个小组按照是否被告知游戏的问题表征(即有无认知表征), 以及是玩原游戏还是玩变式游戏, 均分成4个区组来玩第一场游戏。在第二场游戏中, 4个区组都玩变式游戏。以玩每盘游戏的平均步时和在问题表征中走过的路径为指标测量惯例, 以玩第一场原游戏习得的能力向玩第二场变式游戏的迁移率来衡量动态能力。结果发现:一方面, 适当的认知表征有助于提高集体问题解决的动态能力; 另一方面, 没有适当认知表征支持的行为惯例反而会阻碍动态能力的发展。概括地说, 动态能力的决定因素是认知表征而不是行为惯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