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一田文是田齐宣湣时代(公元前319—248年)著名的政治家,其政治生涯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招贤纳士,豢养食客三千人,一时有倾天下士的美名。田文倾天下士的手段不外乎诱之以利,待之以礼。《史记·孟尝君传》称,“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  相似文献   
2.
张华松 《管子学刊》2003,(3):60-63,94
《尚书》“虞书”关于虞舜的记载大体是可信的。对诸子中有关舜的记载,应该纳入诸子争鸣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做一番比较鉴别的工作,区别出哪些是大舜时代所固有的,哪些是后来诸子所附会和伪托的。传世的文献资料以及考古文物资料皆足以证明虞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大舜是中国第一位真实存在的圣王。  相似文献   
3.
八主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主析论张华松八主即八神,其在古代宗教发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秦汉政治和精神生活皆产生过重大影响。《史记·封禅书》载:"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案此十六字疑系在:"居临淄南郊山下者"一句之下...  相似文献   
4.
奠基“泰山学”,开拓“齐鲁学”——《徐北文文集》读后张华松徐北文先生兼治文史,多有建树,在最近出版的《徐北文文集》(济南出版社版)中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是专论泰山文化和齐鲁文化的,现将先生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略作介绍,兼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北文先生研治泰...  相似文献   
5.
秦代的博士与方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代博士与方士以齐人居多,且多为邹衍阴阳五行学派的后学。通过对他们言行事迹的追踪考察,不难发现他们拥有相近的学术归旨、政治理念及故国情感。他们与秦始皇之间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合作是暂时的表象的,斗争才是长期的实质的,且这种斗争实属齐、秦两种异质文化冲突的反映,而“焚书坑儒”正是这一冲突激化的必然结果。博士与方士是齐文化在秦代的主要载体,对于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功不可抹。  相似文献   
6.
张尔岐交游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尔岐的家庭、出身、经历、个性 ,决定了他一生交游的范围和层次根本不能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如顾炎武、李二曲等人相比。他在顺治十三年四十五岁以前 ,交游的圈子基本不出济阳县 ,论学质疑的对象也只能是同县的几个师友 ;顺治十四年 ,他与顾炎武定交后 ,交游的局面始有改观 ,论学质疑 ,有了一个良师益友 ,人品学问始为外界所知 ;康熙十二年至十四年 ,张尔岐受聘参与山东省志修纂 ,交游为之日广 ,局面为之日廓 ,朝夕相处切磋学问者除顾炎武外 ,还有薛凤祚、李焕章、刘孔怀等饱学之士。张尔岐与人交游 ,除了基于地缘、机缘的因素外 ,更基于相同或相近的身世、遭遇、思想和感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