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皮亚杰有关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1973)就是生物潜在压力使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化来适应于周围的环境,以及不断更新思维策略和结构,正是这种生物潜在压力使儿童在成长中通过四个连续的思维发展阶段。从性质上看,思维发展依赖于下述四个相互交织的因素:生物(成熟);物质环境的经验;社会(文化)影响;平衡,在某些场合中还有数理逻辑能力,因而确切地讲,如何揭示各种变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了个难题。不过,皮亚杰和皮亚杰学派的研究者们提出的跨文化研究方法或许能提供些线索。因为生物(成熟)和社会(环境经验)这两个影响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可以通过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和验证的。如果生  相似文献   
2.
<正> 近读乔卫平先生大作《<论语>“中庸”证异》(见1988年第四期《孔子研究》,以下简称乔文),获益匪浅。然品赏之余,又觉得其中关于《论语》之“中庸”是借喻西周礼乐制度的看法有值得商榷之处。“中庸”旧训“中用”(中道之实用)或“中常”(中道常道)皆可,而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