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映学  寇冬泉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2):489-491,481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运用Tversky的社会认知实验范式,对职业生涯高原教师和非职业生涯高原教师在职业生活事件的编码和再认阶段的加工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职业生涯高原教师比非职业生涯高原教师具有更多的负性编码,存在负性编码偏向;(2)职业生涯高原教师比非职业生涯高原教师具有更多的负性再认,存在负性再认偏向;(3)职业生涯高原教师在编码和再认阶段具有负性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考察了人格、动机强弱分别与心理控制幻觉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的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量。结果与结论动机水平的高低与控制幻觉的形成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即前后动机水平的发生变化,信心分差异显著(t=-3.1,p=0.006<0.05),动机越强则产生控制幻觉的倾向性越大;人格中的外倾性,精神质与心理控制幻觉的产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766,P<0.01;r=0.827,P<0.01);外倾性这一心理特质对控制幻觉的产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德性培育的基本范式是生活育德,知性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痴迷于德育科学化出现的一种异化现象,知性育德向生活育德转变的实质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在当下的回归与超越,确立以人为本的生活育德理念、重建课程结构、创新培育模式和改革评价模式是其回归与超越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