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宋王朝是在经历了唐末五代的军阀混战之后建立的。为了解除武人干政的威胁,重整封建伦常,以维护和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北宋统治者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右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具体到文化学术上,就有一个如何对待儒、佛、道关系的问题。本文选取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为背景,运用大量的史实,对宋初三帝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宋初在强调儒、佛、道融合的同时,对儒、佛、道的关照程度也不置一等,其中儒家处于首要地位,佛、道二教又分别次之。同时指出,宋初对儒、佛、道的鼓励和扶植并不等于是任其姿肆,而是以不妨碍封建国家的统治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正三毛每晚散步回来都会对荷西说:散步太快乐了,这么快乐,也许有一天散成神仙。夕阳西下时分,抑或月光浸润的晚上,我总喜欢静静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黄昏的凄美令人鼻酸,一种久违的田园的亲情与温馨萦绕于胸。构树素面朝天,姿态孤傲。冬天的树是内敛睿智的,它丢弃  相似文献   
3.
蚕老枇杷黄     
正布谷鸣啭,江南的天色鸭蛋青,饱满,柔和。乡下古旧而清凉的小院里,几株肥硕的枇杷树,身缀栀黄、槐黄的珠玑,斜倚墙头,筛风弄月,日子绵软且悠长。"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早年间,母亲在庭院一隅栽种的枇杷树,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初夏小院,蝉声如雨,空翠湿人衣。枇杷树张开四肢,努力伸展,浓阴如幄。叶片饱满瓷实,墨绿深蓝,脉络分明。青绿的枇杷染成赭  相似文献   
4.
电影《天堂的颜色》是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一部电影,曾获得2000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导演用聆听营造感人的氛围与情感张力,对盲童的怜爱和关注在生活化的情节结构和颇具特色的视听语言中娓娓道来,使影片既耐人寻味又颇具吸引力。这部影片在特写与音响的运用上十分称道,较好地凸显了影片的视听特色。  相似文献   
5.
把握精神家园的生成规律对于科学、合理地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精神家园作为人创造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是在主客观的双重作用下、在个体与群体价值的相互影响下生成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是文化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重点应解决好"共有"、"当代"和"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6.
《陆小风传奇之绣花大盗》是电视电影“陆小凤系列”中的一部,它在许多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一面。本文就它的独特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水湄生青草     
正老树图中题字:"芊芊一丛青草,自生自在水岸。不期有人相知,云雨风月为伴。"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甘心做一条水草,可见其浓浓的水草情结。谭晶的《梦水乡》再现水乡旖旎风光,令几多游子望穿秋水、泪湿青衫。《诗经》里有许多名字好听的草木:柔荑、蒹葭、卷耳、荇菜、蓼蓝……葳蕤在行行诗句中。浅水清幽,青蒲、蒿茼、水蓼、芦苇,从水湄膏泥中钻出,风动,发出窸窣的声响,如古琴的琴音。水草如俊俏女子的青丝,泻着一  相似文献   
8.
蝉雨湿轻愁     
正汪曾祺在《夏天的昆虫》中描述:"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黏。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流露出汪老对乡村诗性恬淡生活的缅怀和眷恋。三国曹孟德曾作《蝉赋》:"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噭噭而弥厉兮,似贞士而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  相似文献   
9.
东周时百家争鸣,学派纷呈。诸子百家与东汉时传入的佛教,都是各有主张和观点的学派。尽管学派林立,形成"三教九流",但归根结底,还是"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至唐,在"皇帝万岁"之下,儒释道三教合一,殊途同归。唐时何国人僧伽—泗州大圣的到来,正好适应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故中国从唐、五代到两宋,在宗教崇拜上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时代,僧伽崇拜正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色。至于九流,时至有清,则由学派演绎成大相径庭的人间万相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相似文献   
10.
全面·系统·真实·准确──评《中国儒学》宫云维中国儒学是一个相当宽泛而驳杂的概念。说它宽泛,是指它包罗宏富。举凡中国历史上与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学说以及以《六经》为法典的传注训释学有关的人物、思想、典籍均在其中。说它驳杂,是指儒学的发展除沿袭自己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