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冬奥期间谷爱凌刷屏,各大网站鸡血遍地,无数家长的心中冉冉地升起了希望。就连我这半佛系妈妈都有那么一瞬间在想:“如果我家孩子再努努力,将来就算不能成为谷爱凌,也可能成为张爱凌吧!”我当真不是个消极的人,但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户和一男一女两个娃的亲妈,却很想给这股鸡血降降温。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巅峰成就,  相似文献   
2.
关于儿童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宋海荣  陈国鹏 《心理科学》2003,26(1):172-173
依恋行为系统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之间的,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基于依恋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心理学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从中发现了影响儿童依恋性质的诸多因素,主要有父母、儿童自身以及家庭系统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化下,关于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致性模型、双性化模型、男性化模型。按照一致性模型,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是最为理想的;按照双性化模型,在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两个维度上得分都高的个体社会适应性最强而且心理最健康;按照男性化模型,男性化特质才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运用大样本的网络数据,探讨在中国文化下,上述三个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具体地,在性别角色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双性化模型得到支持,同时具有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最高;男性化模型和一致性模型都没有得到支持。这表明在当代西方文化下的理想模型——男性化模型并不适用于中国,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具有文化特异性。这一结果不仅增进和丰富了人们对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认识,还对我国目前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和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