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神之迪     
我曾经是天空中一只迷向的小鸟。 无数自然的电闪雷鸣、云遮雾障, 几乎使我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遥远处一个慈祥的声音呼喊道: “孩子,不要怕,我的爱与你同在。” 我知道,是无上的天主圣父哟, 指引我,在浩瀚的宇宙中,  相似文献   
2.
天一 《世界哲学》2009,(6):F0003-F0003
2009年9月9日至21日,一个由编辑整理德国经典哲学著作的学者组成的德国学术代表团一行九人访问了中国,代表团成员有:  相似文献   
3.
辛昕  兰天一  张清芳 《心理学报》2020,52(12):1377-1392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结合时空微态分割分析法, 考察英汉双语者二语口语产生过程中音韵编码过程的同化与顺应机制。研究中采用图词干扰即时命名任务, 比较英汉双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中音韵编码的加工单元与汉语母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还是与英语母语者的英语产生过程的特点类似。反应时结果发现汉汉组、英汉组与英英组都出现显著的音节效应。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发现英汉双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中出现了音素效应, 与其英语产生过程的特点类似, 音素效应在英语和汉语的产生过程中都出现在图画呈现后的200~250 ms之间, 而汉语母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中仅发现了音节效应, 出现在250~300 ms之间。时空微态分割分析发现英汉双语者在汉语产生的音韵编码过程与英语母语者在英语产生过程所对应的脑电微态成分相同, 仅在持续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微态成分不同于汉语母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上述结果表明英汉双语者汉语产生的音韵编码过程与英语作为母语时的产生过程相似, 而与汉语作为母语时的产生过程不同。英汉双语者的汉语产生过程采用了母语同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每每高考结束以后,都会有好多的媒体采访状元。从状元们的话语中感觉他们的高中生活。高三生活好像都很丰富多彩,不像一般人所说得那么恐怖。为什么他们能够用最短的学习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考出最高的分数。而我却不能呢?他们都是怎么学的呀?  相似文献   
5.
张天一 《哲学动态》2023,(2):70-80+129
围绕伊本·西那著名的存在与本质的区分,伊斯兰东部哲学家在11至13世纪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论战。作为主导者之一的苏赫拉瓦尔迪,全面批判存在与本质的现实区分,将其限定为心智区分。他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无限倒退的原创论证,证明“单义存在”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并增加于本质。但其形上学立场因此被国际学界误读为“本质根源论”。通过考察四个关键阿拉伯语哲学文本,可以得知,苏赫拉瓦尔迪的立场事实上是唯名论和存在主义;他首次提出“存在”可以在强弱完缺意义上以“系统歧义”的方式述谓现实事物,这成为17世纪伊斯兰存在主义形上学的根基和先声。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尤尔根·哈贝马斯在斯坦福举行的纪念理查德·罗蒂大会上所做的悼词。哈贝马斯在文中回顾了他与罗蒂几十年的友谊,高度赞扬了罗蒂作为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