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21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个小样本受试者内设计实验,受试 实验允许的酒精剂量范围内自由选择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太阳中微子实验,是用来检验我们关于维持星球和生命的能量之源泉的基本理论的实验。这是最近二十年来最复杂、最重要的实验之一。但是它却引出了一些哲学之谜。因为尽管太阳的中心核处在厚度为400,000英里的稠密的、热的和不透明的物质包围中,但天体物理学家们却普遍地声称,这个实本文是一本即将问世的著作《科学和哲学中的观察概念》第二章的概要。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人工智能做出令人满意的道德决策?这既是一个机器伦理问题,实质上也是一个元伦理学问题,对它的解答可以实现二者的双向启蒙,最终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的本性.机器伦理中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主要建造道德能动者的方案,二者分别体现了元伦理学中的理智主义和反理智主义,前者将道德知识视为显性的事实和规则,将道德决策视为遵守规则的过程,后者则更多地将道德知识视为一种技能知识,将道德决策视为复杂情境中的熟练应对.基于对两种方案实例的讨论,可以看出自上而下方案面临着框架问题和常识问题的困扰,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先天限制,因而模拟人类道德是不可能的;自下而上方案虽然不存在先天限制,可以生成内禀的道德规范性,但仍面临技术上的工程限制和安全上的规范限制,因而模拟人类道德是困难的和不可欲的.这在元伦理学层面提供了一种理论判决,即反理智主义比理智主义更为准确地把握了人类道德的本性,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遵守规则而成为道德大师,相反,只有依赖漫长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致道德成熟.  相似文献   
4.
C .内波斯告诉我们 ,加图每每谈起战争 ,并不提及将军的名字 ,而总是以事论事 ,从不赞誉指挥者。他认为 ,重要的是战绩本身 ,而非战绩可能让贵族产生的骄傲。他们往往更看重个人成就 ,而非罗马人民的荣誉。但是加图也有例外的时候 ,并不恪守这一常规。正因为这种例外极其少见 ,他所挑选的人物才显得格外杰出。本文打算效仿一二 ,详细回顾战后以来整个知识体系的巩固发展 ,其中刻意突出总的趋势 ,不拘泥于个别成果 ;突出总体画面 ,不拘泥于个人。但是 ,如上所述 ,在谈到新思想的诞生或个人观点如何汇聚为众人的协作时 ,本文也将偶尔打破一下…  相似文献   
5.
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态形势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自发地产生的,是作为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增长的生产物质财富的发展速度的严重障碍出现的。生态困难首先在那些达到比较高的科学-技术潜力的国家显示出来,在那些国家,看来,由于科学知识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增长,经济获得加速增长的可能性。在资产阶级社会学和宣传文献中,科学技术进步被当作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和克服人的阶级矛盾尖锐化的包罗万象的手段。与把技术发展可能性绝对化有关的“工业主义”、“后工业主义”、“技术主义”和其他主义的激情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①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略述明清四大经学家对伊斯兰文化的贡献[台湾]哈吉·艾布白克·贾福康前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穆斯林先民留传给我们的事迹却甚少,从公元7世纪到14世纪(唐初至明初)的8百多年间,穆斯林作为侨民及外来民族居住中国,在唐、宋时期,他们...  相似文献   
8.
要理解阿多诺首先要弄明白两大生产、接受条件。第一条可以称之为家系学的,即他与被称为批判理论的几代人一脉相承。阿多诺是瓦尔特.本雅明的学生——据我所知,是其第一个学生——很多问题上他也再度误解了本雅明。哈贝尔马斯是阿多诺的学生,在他身上我们也可发现其对先行理论基本部分的误解——例如尼采与法兰克福传统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婚礼上,司布真先生对新郎说:"我亲爱的朋友,难道你不开始觉得骄傲起来了吗?因为保罗说丈夫是妻子的头。所罗门说‘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冠冕是在头上的。但管治的功能仍然在于头;除非我们每一个人持守我们的本位,否则家庭的次序永远不会正确。"  相似文献   
10.
奥斯曼传略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名字,对中国穆斯林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主要是因为关于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中国穆斯林一般地是以《旧唐书·西域传》所记载的“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为依据的。那便是伊斯兰教历30年——奥斯曼哈里发在位的第八年。其次,《古兰经》标准本的定本、开始复制和流通是奥斯曼哈里发任期内的事,这也是世界穆斯林所知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