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Fuzzy 集的合成运算法应用于人的年龄与综合再认能力的关系的研究,给出了人的综合再认能力的Fuzzy 分类和单个应试者的综合再认能力的类型识别.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与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学校、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联合举办的全国列宁哲学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日至七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5人,收到论文近50篇。在闭幕式上正式成立了全国列宁哲学思想研究会。下面着重反映对列宁唯物史观思想的讨论情况。  相似文献   
3.
浅论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方法与原则第一军医大学93级研究生(广州510515)欧陕兴导师黄其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研究人体大体病理形态学,依据影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诊断疾病的专门学科。在影像诊断中特别强调合理正确运用方法学中的原则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医...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文字、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之美,具有浓厚的东方神韵,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艺术之神韵美,与中国传统的美学不可分;而美学与自然哲学又是相联的。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自然哲学 在中国先秦时期,美学已具雏型,概括说有: 一是儒家学派。儒家重现实,以充实为美。孔子提出“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认为邻里有仁德,即是美。孔子所说的美,是道德上完满、和谐之美。荀子则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荀子·功学》)。既然,“不全”“不粹”不可称之为美,则“完全”、“精粹”才是  相似文献   
5.
《周易》列为我国古代《六经》之首。它成书于殷末周初,时代久远,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在漫长的历史中,《周易》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哲学,以及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医学等)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仍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上》),生生即不断的生长,变化。《周易》一书以《易》来命名,是取事物的不断运动、发展、变化之意。《周易》由六十四个别卦组  相似文献   
6.
快乐的人生     
应有兴 《天风》2004,(3):52-52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帝把一捧快乐的种子交给幸福使者,让她到世间播撒。临行前,上帝问幸福使者:“你准备把它们撒到什么地方呢?”幸福使者胸有成  相似文献   
7.
应有兴  胡庚辰 《天风》2002,(8):52-52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对于永康市基督教太平新村聚会点一个年已82岁且瘫痪床上28年的王兰贞老姐妹来说,却有一个久病床前的好丈夫。他就是该聚会点负责人之一,年已87岁高龄的吕宣祥弟兄。2002年初夏的一个拜礼天,趁到该点聚会之际,我们特意走访了吕宣祥弟兄并看望王兰贞姐妹。  相似文献   
8.
从巴基斯坦以西到埃及为止的一片广大地区,一般泛指为中近东。这里有很多国家,共中比較重要的有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約旦、叙利亞、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門、埃及、土耳共和以色列等。除了小小的以色列和黎巴嫩(半数不信伊斯蘭教)之外,中近东国家都信奉伊斯蘭教,所以絕大多数的中近东人民都是虔誠的穆斯林。在第一次大战之前,中近东的大部份地区會經被土耳其人所建立的奧托曼封建王朝所統治。中近东的阿拉伯民族为了反抗这个王朝的封建統治,曾經举行了多次的起义斗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是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从1917年12月起为北京大学学生讲授印度哲学,1919年底在讲义基础上著成《印度哲学概论》一书,此后,他对佛教多有论述。与对待儒学的态度一样,他认为欲明晰佛教思想的内容就必须对佛教正本清源,并形成解脱个人痛苦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全新理论。本文以《印度哲学概论》为中心,探讨梁漱溟对佛教的哲学化阐释。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和”思想探析辽宁中医学院(110032)郝明慧天津铁路分局秦皇岛医院(066000)王培亨沈阳市大东区卫生防疫站(110031)屈玉枢《内经》追求运动平衡的思想,在《伤寒论》中以“和”为权的思想内容,处处有所体现,在论中告诫医者当追和而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