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合掌以为花     
地儿 《佛教文化》2012,(6):100-101
那年暮春,去四川。老师教我大悲咒,问他结什么印,“莲花印!”他说。双手虚合,中间三个指尖慢慢分开,说:“看,像不像莲花?”  相似文献   
2.
独赏     
有一个小沙弥非常爱炫耀,有一天,法师送了一盆夜来香给他。第二天一早,小沙弥高兴地对法师说:“夜来香真是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  相似文献   
3.
放下抱怨     
抱怨是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一种负面情绪。做错了事,丢了东西,或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中就会产生一种不满、自责、怨怼的情感,这种负面情绪经由嘴巴抒发出来就成了抱怨。  相似文献   
4.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相似文献   
5.
他是个怪人,程朱理学帮助他走上仕途,后来,他站在理学的对立面,向传统的儒学礼教挑战;他辞官不做,归隐园林,过起亦僧亦俗,僧俗不二的居士生活。人们以他为“异端”,他以“异端”自居。他是谁?他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面临着世界性问题:自然问题,社会问题,精神问题。它们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安全以及所有生灵的存在。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世界各地的仁人志士们都不断地吸取人类文明成果,贡献出各自的思弩和智慧。而佛教理念的生态学意义.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各界人士的广泛注视。  相似文献   
7.
吕晨 《佛教文化》2013,(1):71-71
文人写禅,虽多属描摹,但亦有堪为真正禅诗、非常地道的作品,而作者多常年习禅,其契入乃有不亚于方家者。张商英是个例子,他写法融百鸟衔花公案的颂古诗完全是方家手笔:花落花开百鸟悲,庵前物是主人非:桃源咫尺无寻处,一樟渔蓑寂寞归。牛头法融未遇四祖道信前,常有百鸟衔花之异,及至悟后,百鸟不来,张商英以“桃源咫尺无寻处”拈提这无修无证之境,而以意在言外为之,于内容、于形式都是颂古诗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8.
放生的诗歌很多。最喜欢弘一大师为丰子恺的《护生画集》配的诗。画中,一个羊倌牵着羊,到锅里不停翻滚着骨头的羊肉汤铺卖。  相似文献   
9.
安隐的行者     
吕晨 《佛教文化》2013,(1):69-69
有时觉得自己像一个孤独的看客,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安然地旁观这世间的一切。有时又觉日子过得好惭愧,怎么样拂去万千纷扰,做一个不属于世间的人呢?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渐渐不能很好地对待自我了。一方面表现出来的是,拼命地为我而奔忙,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忙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却又感觉人生不应如此忙碌,生命的意义,究竟不是仅仅为忙碌辛劳而来呀。生活在今时的人,脚步似乎永远都无法休停稍许。  相似文献   
10.
古德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为人能够修习佛法,实为莫大福报,所以应该倍加珍惜,应该时刻怀着感恩报恩的心愿,不忘弘法是佛子的使命,在自己修行的同时,抓住机缘,弘扬佛法。佛陀在世时,随缘度化,应机说法,度人方式不拘一格。到今天,我们必须依然继承、学习、发扬佛陀的精神,因时因地因人,随缘应机弘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