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类思维活动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主体的自我思维和这种思维在公众交流中的传达和表达。思维活动的内部过程与思维活动的表达并不完全一致,它是一个比语言表达有更丰富内容的运动过程。本文提出一种组块论模型以说明人类思维活动的内部过程。  相似文献   
2.
表达·抽象·归类——关于概念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认识何以产生?概括论的说明遇到了困难。理论不是从有限的观察陈述中合逻辑地推论出来的。概括论是一种既成性的解释,而不是发生论的说明。表达产生抽象。替代对象物的替代物的出现产生了原始的概念。替代物对于对象物属性的分离,使人类能够在思维中独立地运演与把握属性,这是人类建立概念的基础。抽象由此产生与完成。人们按对象物的某一种属性进行归类操作,这即是思维中的规定性与现实的多样性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在表达产生的抽象替代物的参与下,人类对于制造工具中的“人操作下的物—物间关系”有了有意识的选择,有了理性的理解与解释,这是人类最初产生的因果关系意识。因果关系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理解与解释的思维框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