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员工在通勤时间里减少身心压力, 将身体和心理资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活动称为“通勤恢复活动”。通勤恢复活动可能跨领域对人们的工作激情产生动态影响。通过日记研究法和潜在剖面分析法, 从短期和长期研究通勤恢复活动对工作激情的动态影响、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拟解决3个关键问题:第一, 通勤恢复活动如何影响员工的和谐型工作激情和强迫型工作激情及其内在机制是什么?第二, 不同自我调节模式的员工在通勤恢复活动影响工作激情的机制上如何发挥调节效应?第三, 通勤恢复活动各维度组合的不同剖面对工作激情有怎么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不仅弥补通勤研究和恢复研究中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研究缺陷, 而且对人们开展通勤恢复活动提升通勤恢复活动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同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坚  刘毅  路红  刘映杰  吴伟炯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57-1769
情绪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基于自身情绪能力, 通过情绪传染和策略运用来有效管理组织成员的正性和负性情绪, 充分发挥不同情绪的有利效价, 营造应景的组织情绪氛围, 带领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奋斗。目前, 情绪领导力的测量主要是借用情绪智力量表, 缺乏标准化工具。情绪领导力的研究发展经历3个阶段:以领导情绪能力为中心、以领导情绪传染为中心和以情绪领导力为中心。基于各阶段研究梳理, 建构整合模型:遗传基因、人格和情绪特质对情绪领导力起预测作用, 大脑活动(右侧额叶)与情绪领导力互为因果关系。情绪领导力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对个体和组织层面的领导效能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概念、测量、调节机制、生物基础、组织层面议题和跨文化对比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系统考察在控制目标与非目标颜色特征属性的条件下, 动态非注意盲中视觉系统是否存在对分心物的抑制机制。实验一为基线实验, 将目标与非目标设置为相同的白色圆形, 考察被试对不同颜色特征(白色或者黑色)新异刺激的觉察情况; 实验二和实验三通过改变目标与非目标的颜色特征, 进一步探讨视觉系统对分心物(包括非目标和新异刺激)的抑制机制。结果发现, 视觉系统对干扰目标追踪(并计数)任务的分心物均产生抑制作用, 并且不同颜色特征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不同, 与目标颜色特征相同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 相应新异刺激的觉察率低; 与目标颜色特征区分明显的分心物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应新异刺激的觉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吴伟炯  刘毅  路红  谢雪贤 《心理学报》2012,44(10):1349-1370
职业幸福感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综合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本土心理资本理论, 构建并检验了本土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模型。研究一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制了信效度较好的问卷, 1566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 本土心理资本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希望、乐观和坚韧)与人际型心理资本(自谦、感恩、利他、情商/情绪智力和信心/自我效能)。研究二使用2280名教师的有效数据, 通过控制了其他变量影响后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及交叉验证分析, 结果表明:(1)职业幸福感(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的积极情感体验(工作投入)与认知评价(工作满意度)存在增益螺旋过程; (2)心理资本通过能量补充和动机激发双过程促进职业幸福感; (3)人际型心理资本通过一级、二级能量补充与动机激发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 事务型心理资本也通过一级、二级动机激发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 但是只通过二级能量补充过程影响职业幸福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人际型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对439名大学生的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同一性地位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探索上存在显著差异,环境探索和自我探索两个维度的得分都呈现出达成型>延缓型>早闭型>混乱型的趋势,同一性地位越高,职业探索得分越高.(2)不同同一性地位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决策困难各维度得分及各维度平均分上大致呈现出同一性地位越高,职业决策困难得分越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吴伟炯 《心理学报》2017,(11):1449-1459
本文从社会过渡带和心理过渡带两个方面对"通勤悖论"进行解析,构建了通勤时间影响幸福感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广州市白领的追踪调查和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婚姻状态(社会过渡带)具有调节作用,未婚员工通勤时间负向影响生活满意度,已婚员工通勤时间对生活满意度和快乐度有曲线影响;(2)恢复体验(心理过渡带)具有交互效应,心理解脱调节了未婚员工通勤时间与通勤效用的关系,放松体验调节了未婚员工通勤时间与快乐度的关系;(3)已婚员工通勤时间与通勤效用和快乐度的关系受放松体验调节,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受心理解脱调节;(4)通勤时间对生活满意度和快乐度的影响,以及婚姻状态和恢复体验的交互效应,以通勤效用为中介;(5)员工在"通勤时间陷阱"(1.75~2.75小时)的效用均衡。结论有助于分析"通勤悖论"的深层原因,对城市管理、企业管理和个人都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对328名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支持源的社会支持和初中生的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母亲是初中生最经常的支持源。(2)初一年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其学校适应状况也显著好于初二学生。(3)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差异,高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4)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对初中生的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两者对积极的学校适应具有增益作用,而对消极的学校适应具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目标追踪(MOT)与点探测刺激觉察任务相结合的实验范式,分别通过改变运动与静止非目标数量,考察追踪难度变化对不同类型非目标选择性抑制的影响。实验一通过改变运动非目标数量为4、5、6,发现当运动非目标数量为6时,追踪难度显著增加,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量也显著增加,而运动非目标上的抑制量则不随追踪难度的变化而变化;实验二改变静止非目标数量为4、5、6,同样发现当静止非目标数量为6时,追踪难度显著增加,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量也显著增加,而运动非目标上的抑制量仍不随追踪难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当静止非目标数量为6时,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量显著大于运动非目标,出现了反转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视野范围内总的对象数量超出了视觉索引容量,被试改变了对静止与运动非目标的抑制策略。综合实验结果表明,静止非目标上的抑制程度随追踪难度的提高而增加;而运动非目标上的抑制程度对追踪难度的变化不敏感,在不同难度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赵霞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25-225
运动员总希望能在竞技场上争取获得良好绩效。也更希望能够夺得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与此同时,运动心理学家的往往通过战术方面的干预为运动员获得更高绩效提供保障。因此,两者的进步是相伴相随的。就在我们的研究和运动员愿望不断促进的过程中,正念接受承诺疗法通过一个又一个实践经验证明了运动心理学家通过这一手段完全能够帮助运动员实现他们的目标。和传统的心理行为疗法不同之处在于,正念接受承诺疗法并不是减少那些“问题”想法,也不是减少控制内部加工,它更强调基于正念、接受的方式——活在当下、有意识觉察、不做判断来(为运动员)提供帮助和追求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李文道  邹泓  赵霞 《心理科学》2005,28(4):868-871
采用问卷法对432名初中生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外界提供的社会支持与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大多数维度上,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与外界提供的相应支持及人格有显著的正相关。(2)人格类型不同的初中生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有显著差异。(3)人格的谨慎性和开放性、外界提供的社会支持对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谨慎性和外向性对外界提供的社会支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