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造成药物治疗风险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病情因素、患者因素、用药因素及管理因素等。通过对药物进行严格监管,对医药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对民众开展科普教学和用药指导,可以降低药物治疗的风险。风险事件主要表现为用药差错、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治疗无效。在药物治疗中,首先必须时刻警惕和及时发现风险;其次需要全面评估风险,还要对疾病风险和药物治疗风险进行比较。应尽可能避免药物治疗的风险,对于必须承受的风险,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如果存在较大风险,务必同时设计处理风险事件的预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2.
疾病的治疗有难有易,而造成疾病难治的因素也是多样性的,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分。客观因素是指不依赖于医务人员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情况和事实,主要是病情、患者、治疗的特点造成的难治。而主观因素是指医务人员的认识和决定,具体来说是由于医务人员的素质、能力、知识缺陷造成对临床资料的处置、病情评估或药学评估的不当所引起的难治。...  相似文献   
3.
"顾此失彼"指在疾病的诊治中发现、意识或处理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个事物,而遗漏、忽视了事物的另一个方面或另一个事物。首先,表现在没有全面地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其次,表现为疾病诊断的不全面。再次,表现为疾病治疗的总体安排、治疗方案或药学监护等方面的顾此失彼。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有关的"彼"是必须被发现和意识的。但在处理时,则根据"彼"与诊断或治疗关系的程度分别对待。为减少或减轻疾病诊治中"顾此失彼"的不良后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如实施毕业后规范化培养、学习诊治指南和临床路径、重视疾病诊治的程序、提高临床技能、积累临床经验、丰富相关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职业素养等。  相似文献   
4.
药物治疗的矛盾表现在药物的选择和联合、剂型和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方法和疗程上.而引起药物治疗矛盾的因素主要有病情因素(如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伴发症等)、患者因素(如生理因素、特殊体质、社会人文因素及依从性等)、药物因素(如禁忌证和适应证、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和其他治疗措施(如手术、透析等)4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治疗的重点、治疗的措施、治疗的目标或预期结果,以及调整治疗的方案入手解决矛盾,特别需要避免人为的制造、扩大或激化矛盾.  相似文献   
5.
合理或不合理用药是相对的,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绝对化。首先,合理用药的目的是相对的,安全、有效、经济很难完全满足。其次,合理用药要求的内容是相对的,对于一个具体患者,药物治疗要符合病情、患者和药学的全部特点并非易事。再者,判断合理用药与否的主要依据(如临床资料、临床试验结果等)的可靠性或可信性也不是绝对的。最后必须指出,合理用药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一定理想,不一定令人满意。在临床工作中,应尽可能避免不合理用药,若无法避免,可先评估得失和权衡利弊,然后做出科学决策,并加强药学监护和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