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时,父母无数次宽宥我们的过失,我们成人之后,却不愿意谅解父母所犯下的哪怕是一次错误。 身为儿女,掌握着天下最幸福的一种权利,叫作“犯错权”,也就是愚蠢的权利、冒失的权利、冲动的权利和无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以佛家思想的核心——“四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漏是苦”、“诸法无我”、“寂静涅椠”在生活中、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感想和启发个人经验为例,试图找寻以佛家思想为根基的艺术创作与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唯物辩证法形成过程,这绝不是出于单纯的历史兴趣。对这些早期著作及其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所做的某种阐释,和对唯物辩证法理论本身所做的某些解释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众所周知,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成熟程度有不同的评价,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早期和成熟期之间、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之间的继承问题的解答,也就各有不同。近年来,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别关注。在这些国家开展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问题的讨论中,特别明显的趋势是通过辩证  相似文献   
4.
(在这篇论文里,我把多值逻辑中反对排中律的论据找来,并试图对其进行一番考查。首先,我叙述了反对排中律的论据,然后试图对它的力量作出估价,凡是这个论据显得不充分之处,我就试着提出一种理由予以支持。在我时这个理由所作的批评里,我也努力对提出这一否定的动机——引起争论的那些东西,以及这一否定的份量如何,作了某些证明。) (一)导言传统逻辑的法则基本上是从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传统逻辑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三大思维规律。第一条是同一律,其内容是:“A就是A”或者是“如果某命题是真的,那么它就是真的。”第二条  相似文献   
5.
儒家的宇宙是道义的宇宙,孟子和《中庸》的宇宙观体现了这一点。道义宇宙的特质在充分体现社会的正义与道义,并要求在现实世界实现其价值理想。但孟子仅停留在道义宇宙的主体体证上,疏于向社会层面的推致,终致使正义与道义的价值,停留于个体的“反身”之“乐”上。荀子礼论提出架构社会的基本框架,而将道义与正义推向群体,但他忽略了架构的本体基础,使这一价值没有根源而论于事实。《礼记》等整合(思)孟荀,终使价值实现的社会架构与其本体基础打通。这就是礼教。礼教是价值实现的现实途径,是事实与价值统一的客观尺度。若忽略礼教之作为社会架构、修养尺度与社会正义道义的内涵,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不免有偏致。道家曾提出对礼教最具启发性最深刻的批评,但它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决定了它只有批判刺激之功,终不能取代礼教在社会架构方面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水拓工艺是一种古老的装饰纸张技术,其显示的纹样具有一定的偶发性,是在唐代"墨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手工水拓艺术。在当今机器批量生产的时代,将这一手工水拓艺术的偶发性纹样与创作者自身审美及思考相融合,再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领域中,既能使古老手工艺重放异彩,也能带给人们新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7.
以101名大学生为被试,用掩蔽刺激启动无意识情绪,探讨无意识情绪对建议接受程度的影响,并分析自信度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相较于中性情绪,无意识正性情绪或无意识负性情绪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采纳他人建议,且无意识负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2)个体的自信度水平在情绪和建议接受度之间具有调节作用;(3)在接受建议后,无意识负性情绪和无意识正性情绪组个体的自信度提升量高于中性情绪组,且无意识负性情绪组提高更多.  相似文献   
8.
道德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道德及其总体性原则是否具有坚定信念,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社会成员能否共同遵守具体性道德规范的相互信任.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的深刻变迁对诚信的两个方面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道德问题.当前的道德问题表现在两个相互强化的方面,即总体性道德原则的缺失与沦丧,以及具体性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的错位与混乱.道德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在于诚信建设,而诚信建设又必须以正确揭示当前的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维度看马克思的实践"变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生  郑建平 《学海》2002,3(2):31-38
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 :“我们对社会变革的兴趣根源必然是马克思。”① 或许世界发展到今天 ,人们才愈来愈感到马克思恩格斯留给我们的唯物史观的丰富内容中 ,其方法论是多么重要。人们的视线逐渐地从细节的词句和概念回到那理论所依附的思维脚手架上来 ,从而把它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构件。关于内容和方法哪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 ,直接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 ,涉及到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败等问题。一当前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把握有三种观点极易造成混乱。其一 ,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  相似文献   
10.
"文革"结束后,针对党内外、国内外片面地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严峻态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抵制错误思潮,科学解决这一评价难题。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先后于1977年十届三中前后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宣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1978年8月达成尽快将评价问题敲定下来的共识;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确立不纠缠和不匆忙处理的方案;1979年10月的国庆讲话后决定以党中央决议的方式做出评价;1980年3月强调决议最核心的是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崇高地位;还通过十二大的党代会报告、党章和"八二宪法"的崇高形式,合力巩固《历史决议》的精神。这几次策略性调整凸显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和高深的政治智慧。评价过程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其他领袖人物的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