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系统科学规律可归纳为:(一)系统层次规律。由要素、等级、世界三个系统原理组成。(二)系统环境规律。由系统功能、系统生存、开放系统三个基本原理组成。(三)目的信息规律。包含目的性运动原理、信息序变原理、目的信息原理。(四)反馈控制规律。包含信息反馈、调节控制、反馈控制三个基本原理。二、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可归纳为:(一)系统和要素;(二)结构和功能;(三)开放和封闭;(四)控制和调节;(五)信息范畴;(六)反馈范畴;(七)目的性范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大学》三纲八目的逻辑结构 ,然后分析《大学》所设计的三纲八目人生图式的道德内容、历史依据及其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林桂榛 《周易研究》2005,19(2):52-57
近代科学在欧洲的产生,乃得益于"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学术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大规模分离.而汉以来"独尊儒术"的实现,<易>作为儒家主要经籍以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宏大叙事与终极关怀,影响了经学时代中国学者的学术兴趣,导致他们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了以史学为主的"人事"中而非自然事物的研究对象与形而下的研究路径.两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进程与历史体系或无何可比性: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只有在产生近代科学的欧洲自我历史进程与历史体系中才能得到解释,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亦复如此.至于将中国科学落后的原由单一性地归结于<易>或儒家经学,这未必符合历史的因果真相与思维的有效推理.  相似文献   
4.
该会于1998年10月7日至10日在烟台大学举行。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的理事长、常务理事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79人与会。会议收到专著、论文集6本,论文53篇,这些论著反映了近十年我国人体科学哲学(人天观)研究的现状和水平。这次讨论会涉及的问题广泛,是...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二届人天观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大学、四川省科技协会、四川省社科联等十一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全中第二届人天观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2日至6日在成都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会地的专家、学者135人。会议收到论文58篇,学术专著3部。与会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紧围绕人天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天观与当代科学技术、人天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天观的学科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6.
《孟子》论性,唯"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章最为难解。考该章"性、故、则、利、凿、致"六字尤其是三见之"故"字及孟子的论证理路或修辞,可知该章是言性崇本之意并扬性善、顺性说。"故"字初义从"攵、古"二符出,有人为、过去两基本义,后义又衍生出原本、本初义。"则故"之则、故二字各与"惟尧则之"、"夷子二本故也"之则、故用法同,"本、故"字义同而联构的"本故"一词又义同《荀子》"将皆失丧其性故也"之"性故"。刘宝楠以"性"解"故",杨倞以"本性"释"性故",又以"本"释"故",此用法亦见《中论》"丧其故性"及《庄子》"始乎故,长乎性"等。孟子持性善论,其"天下之言性也"章强调就本性而言性:言本性则当利本性,就人言之则当顺人之善性而为,"则故—求其故"并称即皆求其原、效其本;"则故—求其故"而循本顺性则若治水之"行其所无事",反之则是穿凿。  相似文献   
7.
学界有人认为,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主张是现代人徇私枉法、任人唯亲等权力腐败行为的思想根源。这一观点不仅幻想了古代文本与现实不义的逻辑关系与因果关联,而且对孔子"相为隐"主张进行了望文生义之严重误读。孔子的"父子相为隐"是指当事人有不当行为时其亲属选择沉默而不去检举告发也当被谅解,"隐"指不显不见、不作为的"知而不言",非指积极作为的窝藏、藏匿等。孔子称"父子相为隐,直在其中矣"并非鼓吹作伪证或鼓吹藏匿罪犯等,而是反对直躬者及叶公以控告或举证自己亲属为荣的伦理观,认为在讼亲案上选择不证亲属有罪而沉默状或更符合伦理中道与正义。孔子这种思想与中外法律中的一些规定相契合,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深刻现代性。鉴于人性原则及古今中外法律常规,建议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设立"亲属举证豁免权"。  相似文献   
8.
林桂榛 《哲学动态》2008,4(4):71-74
"亲亲相隐"的是非问题是一个聚讼不已的古老话题.世纪初学界又出现一场关于"亲亲相隐"的集中讨论,围绕刘清平教授<美德还是腐败?>等文提出的儒家"亲亲相隐"主张与"腐败"之关系,<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复旦学报>等刊文近40篇.  相似文献   
9.
根据学术争鸣双方平等的一般性原则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论原则,我们以为本次讨论会的名称“对《思维论》进行挑错学术讨论会”,宜改为“关于《思维论》的学术争鸣讨论会”更为合适与切题。这种学术争鸣讨论会,将会避免预设被讨论有错、而讨论的发言当然正确之嫌。  相似文献   
10.
广告美作为处于较高层次的广告作品所拥有的一种感染、愉悦消费者的特殊属性,是受制于、服从于广告的根本性质即整体规定性的。在优秀的现代广告作品中,因为有了广告美的存在,不仅强有力地推动着商品的销售,还起到了传递真、善、美的社会作用,而它的美却又不同于纯艺术的美,是现代广告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