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上辈与马相伯老人有交往,前些日子马老孙女马玉章老先生枉驾来访,畅叙甚欢。我们谈的相伯老人轶事中,有三件值得一记。一是光绪八年相伯老人受命去朝鲜后与袁世凯的纠葛。其时袁世凯名气太小,靠拍援朝清军长官吴长庆的马屁,渐受重用。吴长庆行伍出身,喜听谗言。袁暗向吴告密,胡诌相伯老人携带妓女,行为不检。吴闻言大怒,竟连夜至相伯老人公署,排闼而入,查看实情。结果证明袁无中生有。袁羞愧之至,相伯老人只是一笑了之。二是民国初,上海大同大学创立,与事者多血气方刚然经验不足之青年学者。当时  相似文献   
2.
略述明清四大经学家对伊斯兰文化的贡献[台湾]哈吉·艾布白克·贾福康前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穆斯林先民留传给我们的事迹却甚少,从公元7世纪到14世纪(唐初至明初)的8百多年间,穆斯林作为侨民及外来民族居住中国,在唐、宋时期,他们...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有幸参与2009年朝觐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从2009年7月至今的180多个日日夜夜,总被朝觐期间的人和事感动着,往事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平静。也许,这些人和事很普通、很平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一个防治自杀的民间组织最近在广州成立,该组织拥有专线联系电话,并且24小时派人值班,此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组织称为“广州培爱防治自杀中心”,旨在通过电话,访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某些中、小学,乃至师范学校的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情节严重。如小学生发生吵嘴或打架,而教师说服劝解不开,就推推搡搡,甚至动手脚;有的教师处事不公,被学生背后咒骂,得知后便怒气大作,责令写检讨给处分还不罢休,还不让听课,否则就不给全班学生上课,遭此停课灾难的班级有时竟达数天之久;还有的教师给家长写不实之词的告状信,巧借家长之手使有的学生蒙受不明不白的皮肉之苦;更为普遍的是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回答不上来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业没按时完成等,而遭到人格污辱,罚整堂站着听课或赶出教室的大  相似文献   
6.
(下) 鲁学齐、鲁二地接壤,学术上容易得到交流机会,历来均被称为文明之邦,有共通的特点。但无容讳言,二地学术文化上的分歧,也非常突出。例如:一、春秋时鲁地孔子奔走,栖栖皇皇,求仕官职;战国时齐威王要求稷下之士“不仕而议论”,形成谈议风发,各显特色,却并不给以一官半职的政治  相似文献   
7.
继葛力同志《注意区分两种唯心主义》(1982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一文(简称葛文)之后,韩震同志又发表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应作本体论和认识论之区分》(《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1期)一文(简称韩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是,葛文提出:“就哲学的分支而言,唯心主义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论方面的唯心主义,一种是认识论方面的唯心主义。”韩文又进一步强调:“实际上,不仅唯心主义有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区分,而且唯物主义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本体论方面的标准,一个是认识论方面的标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在意共葛兰西研究院于去年5月下旬举行的“道德和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发表于意共《马克思主义评论》上。这篇译文的二、三部分,有所删节。在本文中,作者以历史唯心论和人性论为指导研究道德问题。并且在道德研究的幌子下疯狂地攻击马克思主义,恶毒地诽谤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在第一部分中,他讨论了道德研究处于“落后”状态的原因,认为这是国为马克思主义给它“规定了某些框框”。他说:当马克思主义者对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察时,“他们却用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用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用辩护学说代替批判”。他号召人们“逾越哲学基础本身的局限性”,从“人的理论”出发,从人类固有的矛盾出发研究道德问题。在第二部分中,他讨论了作为道德研究出发点的所谓“人和体系的矛盾”,“内心和外表的矛盾”。他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关系的思想,虚构了所谓“道德与经济的矛盾”,认为道德要求人们行善,但是经济使人们在孬夺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权力中,把人看成“竞争者和强大的敌人”。由于这个矛盾,人们都以两面派面目出现,因市形成了“内心与外表的矛盾”。以这些谬论为基础,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认为人们不幸的根源不在于剥削和贫困;另方面,又竭力诬蔑社会主义制度,而且特别攻击“政治委员”制度,说:“政治委员”是同“善良的灵魂”对立的,这种对立“表明道德主义与a利主义的矛盾”;“政治委员”制度使“人们严格地划分为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政治委员’代表着从革命家转变为官僚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他为那些受到人民制裁的敌人伸冤,叫嚷说,这种“历史审判”决不是基督教的“最终审判”,一定会“受到以后历史阶段的修正”。在第三部分中,他更疯狂地攻击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他说:过去人们把善和真理的胜利寄托于宗教信仰,现在人们把它寄托于未来。但是,未来只是“虚构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本身被剥夺了意义,人们的相互关系表现为绝对的淡漠”。他还咒骂说:“把属于阶级的东西从属于全人类的东西中分割出来,导致宗派主义和对于社会主义的官僚式的歪曲”。最后,科西克号召那些反对社会主义的人,用“人道化的实践”、“革命的实践”(实即反革命的复辟活动),在“血和汗之中”实现“属于阶级的东西和属于全人类的东西”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延安时期的文化理论界,享有“青年哲学家”之誉的和培元同志,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显示出了聪明才智,作出了贡献。然而,不幸的是1941年7月28日,和培元同志不慎溺水身亡。今年,是他离开我们四十四周年。了解他的哲学研究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现在的研究工作还是有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广大哲学工作者批判了林彪、“四人帮”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歪曲和篡改,实事求是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现就我们所知道的情况简介如下: 为了加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几年来,一些单位先后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都成立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一些高校的哲学系,如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