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要赞美言语的力量,也就是语言赋予人类的那种力量。但我不是作为一个带着激情来谈论诗歌的诗人,而是作为一个为求得理解去分析和思考的哲学家。我特别想要弄清楚两种主要的(科学的和诗歌的)言语能力相互转化的作用,并揭示来源于它们二者的对立和互补的语言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今日世界上哲学思想的主流应如何以适应本研究精神的方式得到确定呢? 本介绍的目的是要说明这些领域或loci(地域)的地志学,并建立可用来检验它们的方法。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应首先用最概括的语言规定和区分各学派哲学家自己所形成的哲学的主要概念体系,其哲学的本质渴望和方向,以及在我们时代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采用的解释学的暂行定义如下:解释学是关于与“本文力(text)的解释相关联的理解程序的理论。我的主导思想是有关作为“本文”的话语(discourse)的形成的问题,在整个第二讲中我将详论“本文”的诸范畴。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设法解决在第一讲中提出的中心难题——在说明和理解之间的那种在我看来是破坏性的分裂。设法在这两种态度之间寻求某种互补性的联系(而具有语义学根源的解释学一直倾向于使二者分离),将通过本文概念在认识论上表明解释学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