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群雄争霸,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在周天子权柄式微、天下分崩离析的危机关头,管子辅佐齐桓公力挽狂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安内攘外,重燃大一统薪火。纵观管子的天下一统理论与实践,其前后相继、不可分割的四个环节——图强、称霸、尊王、攘夷,在列国纷争的年代,既合乎理论逻辑,也符合历史逻辑:国强则存,守成则亡,欲存亡继绝必须图强;强则必霸,不霸则衰,国富民强恒久之道,在于成就霸业;霸业之道,在于王霸兼采,匡正天下,宗周尊王,重树周天子权威;蛮夷之祸,华夏大患,故攘夷与安内互为表里。管子的大一统"四策",避免了华夏民族彻底分裂、华夏文明行将中断的悲剧,并开启了天下重归一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中国文化之源、中国哲学之蕴的《周易》正是共同富裕思想的源头。《周易》开显的天道均平、人道法天、天人通泰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而清晰:生生之谓易,然而,大化流行的易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与万物共生共享;万类皆有而不独有,谓之大有,易道之神,要在天下大有,而非私有;独富之谓凶,独富独享之凶,祸及三才,咎及三代;称物平施之谓泰,师法自然、裒多益寡之君子,方可适天配地;大易之奥,在于损益之间,彰显共同富裕大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的要求与《周易》中的共同富裕智慧具有内在的会通逻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