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2022年3月,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起的新冠疫情在上海肆虐。自4月1日至5月31日,上海实行全域静态管理。直到6月1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开启复工复产。随后,逐步恢复常态化管理。疫情威胁着生命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不小的心理困扰。全民居家管理期间,常规生活被打乱,民众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与不适应行为。在疫情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疫情有不同的认知,从而表现出不同心理状态。疫情暴发早期,人们往往比较大意和恐慌;暴发中期,焦虑与愤怒偏多;而疫情进入后期,又会涌现出无聊和悲观等情绪。随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反刍这一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在体象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象量表(BI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SS)和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对150名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乳腺癌患者的体象可以正向预测PTSD和PTG;(2)乳腺癌患者的反刍在体象和PTSD的闯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象与PTG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体象既可以正向预测乳腺癌患者的PTSD和PTG,也可以通过反刍的中介作用影响PTSD。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道德"之间的同一性及其生成的"公民道德",有待由"发生"到"诞生"的理念革命。"公民"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承认,"公民道德"的真谛是通过道德生命的生长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公"之"民"或"道德之‘民’"。道德之"民"的诞生经历了"伦理上的造诣"—"道德世界观"—"道德主体"的辩证过程,展现为"伦理人"—"道德人"—"成人"的有机生命进程。"德"或道德在本性上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伦理是人类的家园,伦理家园的守望迎来"精神"的日出。伦理造诣—伦理家园—伦理精神是"伦理人"诞生的三部曲。"道德世界观"是道德世界的自我意识,以道德与自然、义务与现实即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义与利、理与欲、归根结底公与私的对立及其自觉为前提;但是道德世界观的本质是二者之间"被预定的和谐",关键在于必须透过道德行动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现实中对立—信念中预定和谐—通过行动实现和谐,是"道德人"诞生的生命节律。"道德人"的发展,是道德主体的生成。道德主体经过"良心—善—道德世界"的诞生过程,良心扬弃道德世界观的"二律背反",但内在"一个人的心"与"所有人的心"的矛盾;"善"是特殊意志与普遍意志的统一,但具有抽象性;道德主体扬弃良心与善中的矛盾与分裂,"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追求并达到"成人"境界。"公民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既是"公民"与"道德"同一的道德主体的创造,更是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同一的人的世界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核心价值观的哲学表达就是价值共识或根本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精神世界的一种顶层设计,不同文化生态具有凝聚价值共识的不同路径,在西方是宗教,在中国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我的观点是,贡献精神世界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在逻辑、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展开。在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中,为何价值共识的顶层设计是伦理道德而不只是道德?现代文明和现代道德哲学凸显道德,故意冷落伦理,因而无论价值共识还是道德共识都因缺乏基础而难以生成。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伦理是存在及其认同,道德  相似文献   
5.
6.
手术在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胸外科医生充分告知手术利弊、患者和/或代理人充分理解告知内容是顺利完成知情同意的重要步骤。本文就肺癌手术知情同意的意义、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浅谈食管癌研究中的质量互变大连市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116001)董志扬范明慧王文钊邓世平食管粘膜上皮癌变的发生与发展和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质量互变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致癌作用的阶段性:致癌作用的两阶段学说认为,第...  相似文献   
8.
伦理病灶的癌变:“贱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德哲学与精神哲学角度考察马家爵事件以来的校园恶性事件,可以看出,它们既是社会事件,更是精神事件,其根源是伦理病灶的癌变,解释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概念是"贱民"."贱民"哲学地内在于"伦理世界-生活世界-道德世界"的精神发展过程中,其癌变的精神哲学轨迹是:卑贱意识-贫民-贱民-暴民.由"卑贱意识"到"贱民"的异化,是伦理及其精神链断裂的结果;由"贱民"到"暴民"的恶变,是"伦理出局"的结果.必须在消灭极端贫困的基础上,透过"伦理安全"体系的建构和"精神援助"的实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贱民"以及由"贱民"向"暴民"恶变的精神土壤.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采用呈现三种性质物品的实验室观察法与母亲报告法,考察203名6个月婴儿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一致性。结果表明:(1)在正性情境下,实验室观察的积极、消极情绪与母亲报告的消极情绪显著相关;(2)母亲的抑郁倾向与两种气质测查方法测查的婴儿消极情绪的一致性正相关显著;婴儿性别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着母亲养育压力与两种方法测查婴儿积极情绪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