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文浩 《心理学报》1991,24(1):64-70
本文运用了安菲莫夫矫正法和棒框测验两项心理测验方法,对中国81名现役男子跳高运动员(二级25人,一级33人,健将23人)进行了神经类型和场依存性一独立性等征两项心理素质的测定。数据处理结果发现:1.健将级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分布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安静型占47.83%,兴奋型占43.47%,而在其他两个等级的跳高运动员中,神经类型的分布差异都未达显著水平;2.健将级运动员的场独立性最强,与一、二级跳高运动员相比,其差异这显著水平。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揭示了这两项心理素质与高水平跳高运动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安静型与兴奋神经类型和较强的场独立性在跳高比赛中的优势。以上两个发现对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训练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引言目前,人们对场依存性一独立性特征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对场依存性一独立性的诊断,也不满足于对依存于场的人和独立于场的人的特点的研究,而对这两种类型人的特点对各种职业的影响更感兴趣。据国外资料报道,场依存性一独立性特征对竞技体育有一定影响,运动员的场独立性为中或强者运动成绩一般较好。从理论上看,跳高运动要求有较强的场独立性。基于这种假设,我们对我国男子大学生跳高运动员进行了这方面的测试和研究,试图验证以上假设,为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