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合伙是目前比较广泛适用的经营形式,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司法实践已经广泛承认了合伙的存在。但合伙一直未能明确,显然,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合伙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定位以及合理解决因合伙事务而发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2.
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脑卒中越来越普遍并严重影响着青年人的生活质量。青年脑卒中的患病率虽然低于老年人,但对患者本人身体、精神方面造成的损害,对家庭及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更为严重。因此,防治青年脑卒中有着十分急迫的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青年脑卒中可能的发病原因,为临床及早诊断和及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刘志强 《现代哲学》2011,(2):111-116
尽管罗隆基认为其功用人权观既不是功利主义的延伸,也不是"天赋人权"的翻版,但它是现代中国对人权理论谱系的原创性贡献。功用人权观是西方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汇总和反应,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理论。罗隆基功用人权观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为了建构人权理论,却没有顾及理论来源所针对的问题和语境,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短路,以及理论上的片面性与互相抵触。  相似文献   
5.
Seligman和Maier(1967)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但在2016年,Maier和Seligman二人却联合发文对该理论进行了反思:从最新的神经生物学证据来看,习得性无助的经典理论概括存在基本错误,习得性无助并非习得而来!所谓“习得性”无助,实质上是动物对厌恶刺激长期作用的先天适应性反应,而非认知学习的结果。本文简要梳理习得性无助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深入分析这一反思的核心内容、依据及意义,对其中否定习得性无助理论概括的观点,从证据的充分性、研究范式的效度、规范概念等角度作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结合新的实验范式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