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古以来,人们对“创造”就有狂热的好奇,并进而对此作了大量的探究。在宗教和神话故事里,或把创造看作是上帝的功能,或把对人类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当作神来崇拜。今天,新兴的创造学认为,所谓创造,是人们(包括集体和个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建立新生活的开拓性活动。创造活动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已经引起了哲学界的重视。然而,在强调“人们的自觉活动的规律同历史的客观规律恰恰是一个东西”的时候,如果缺乏对“自觉”涵义的具体分析,就难以论证两者真正的对立统一关系。自觉是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历史过程区别于自然过程的显著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述中,“自觉”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他们至少是在三种不完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封建统治的机制来看,贤人政治构成了封建统治体制的基本原则。在本质上,贤人政治不仅导致了中国封建政治道德化的基本趋向,而且也是中国封建政治架构的理想蓝图。贤人政治的精神可以说是由儒墨两家最早发其端、立其义,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政治哲学和基本价值追求。与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和意识形态相维系,贤人政治既表现出它与封建统治的契合关系,也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性。当贤人政治的原则趋于制度化、意识形态化的时候,贤人政治的理想性和基本精神又与这种现实体制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偏离。分析贤人政治的历史演进,我们…  相似文献   
4.
由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第四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研讨会于1994年11月21—25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得到广东省高教局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同志与会,提供论文30多篇。现将会议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