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历史的发展中,服饰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服饰的起源与发展早于文学,而文学的兴起和繁荣又极大地推动了服饰的发展。在古代中国,诗歌是文学的主流,是最富于想象的艺术,充满了虚幻和空灵的美;而服饰是物质性的,首先它要完成为人遮身护体的职能,在超越物质层面的功用之后,服饰也就具有了精神审美的功能,这就使文学与服饰有了彼此互映、相得益彰的融合可能。在这方面,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服饰达到了默契的呼应。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服装的基本元素之一,色彩既体现着时代的社会时尚特征,也彰显着着装者的个人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境界,更体现着稳定的民族心理习惯。色彩的选择、搭配是有规律性和原则要求的,不是随意而为的。  相似文献   
3.
谁能想到几千年前只为遮风挡雨的建筑,如今变成了设计师们驰骋才思的载体!新颖的材料,奇特的造型,五光十色的光照,千姿百态的装饰,不仅供人使用,而且供人欣赏,体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服装的发展演变可以被视为社会发展与历史进程的晴雨表。中华民族服装款式发展演变的一般特征,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研究服装款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有助于探索一个民族审美追求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5.
本期论坛的论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在高消费时代、视听时代人类审美追求的误区,探讨了人类消费应有的理性态度。这对于设计界来说,这对于设计界来说也是有益的。设计界朋友都应该时时提醒自己,怎样保持良知,避免成为畸形追求的工具,伦为单纯的商业利益的奴仆。科学技术的极端发展,使整个世界陷入到各种危机的深渊之中。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是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6.
兰宇 《美与时代》2015,(1):46-51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人们对人和天地自然之间特殊关系的一种形象化阐释,由此衍生出乞巧的风俗,并渐渐演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仪式。每年七夕,全国各地都有乞巧的风俗活动,后来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服饰文化的隐在表现形式,所以和中国民间女红联系在一起。乞巧虽然是一种外在的风俗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却暗含着渴望做好手工绣品、手工服装的女性们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通过乞巧活动使自己获得更具超越性的心灵感应和更强的手工艺术的创造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女红水平跃升到更高的层次与境界。这种活动成为了促使中国刺绣与民间女红不断发展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