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们通过1983—1985年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结构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结构教学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所谓结构教学就是把教材的基本结构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上,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数学概念、算理、规律以及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清楚,使之形成完整的认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年的教学教改实验使我们认识到要达到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中、高年级中途开始结构教学是不行的,必须从一年级抓起。中、高年级在解复杂的应用题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搞不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不会分解为几个一步应用题。而这种解题的基本模式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初步建立的。只有从一年级开始逐步给学生建立数学基本结构才能改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上年年补课的被动局面,才能真正达到或超过小学数学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晚唐五代宋初归义军统治时期,敦煌佛教空前兴盛并日益世俗化,民间佛教信仰成为敦煌佛教的主流,广泛地影响着民众日常生活。本文利用敦煌文献和石窟艺术资料,通过对敦煌民众佛教功德活动的分析,指出在佛教中国本土化、社会化、民间化的大环境下,敦煌佛教信仰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兼容性,且带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类比推理这一重要认知能力能够帮助儿童在未经历过的复杂情况下进行推断和学习。近年来研究者主要从行为研究、计算机模型和眼动技术的角度探究了儿童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在类比推理中的交互作用模式及类比推理策略对类比推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围绕语言标签和物理表征两方面对儿童类比推理进行了干预研究。儿童类比推理的未来研究应着眼于改进研究方法、关注类比推理各加工阶段影响因素及加强儿童类比推理策略的干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佛遗教经》是佛经的一种,内容讲的是释迹牟尼佛即将辞世时留下的遗嘱。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486年,到现在已有2482年左右的历史了。佛祖80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婆罗双树下入灭。他的徒弟便将这份遗嘱记录、整理,流传为一部佛经。后经中国南北朝时后奏高僧鸠摩罗什翻译过来,又经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手写。法帖原件藏于历代王朝秘府,清代中期始有石刻本。以法帖中附录的清三人题记为证。但因原刻石不知为何在清代中后期丢失,原石拓后来流落到日本,所以我们国内很少流传和著录,《佛遗教经})的秦译原文也因此未能普遍流传了。古代书法家…  相似文献   
5.
6.
在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研究现状介绍的基础上,从特质、自我、目标、需要等四个方面回顾了当前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分析了在文化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人格的中介作用,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向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未来人格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党伟龙 《法音》2015,(6):36-44
一、缘起"海外华裔青少年佛教夏令营"是笔者的一个构想,根据现有资料,尚未发现国内大陆地区举办过类似活动。该构想来源于笔者曾亲身参加过的两个夏令营:国务院侨办组织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系列夏令营(作为领队和教师)、河北柏林禅寺组织的"生活禅"夏令营(作为营员和义工)。前者主要面向海外华裔中小学生,邀请他们回到自己的祖(籍)国——中国,生活一至两周时间,其间安排了汉语课、文化课、文娱活动、参访名胜古迹等内容,将中华文化教育与游玩度假相结合,受到海外华人家长及其子女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