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咨询作为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冲突,适应环境变化的手段,已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承认。心理咨询较之心理门诊与精神病治疗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将求询人当病人看待,也不试图以医学的原理来认识、解决其心理、行为问题。它将完善人的自我认识,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作为其首要目标。心理咨询的这种“助人自助”的原则决定它对求询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起辅导作用。在学校环境下的心理咨询活动中,人们通常表  相似文献   
2.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巩固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思想品德修养十分重要。学习兴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是对初中学生对各学科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对象是无锡市五所非重点中学初中一、二、三年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分析了1159名小学3、4、5、6年级学生的志向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我国小学生普遍有较早的志向表示,(2)当代小学生大多数人想当科技人员、军人、艺术家、教师、医生和企业家等;(3)小学生志向动机水平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90年代儿童更重兴趣、重知识;(4)性别、年级、年代不同在选择志向、志向动机水平上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声高  钭晓东 《学海》2022,(4):70-79
建设海洋强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具备涉海纠纷化解规则的立法支撑。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立法中虽已确立,但是鉴于涉海侵权时空的特殊性,在涉海纠纷化解最为关键的证明环节,仍然存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难以契合司法适用的难题。因此,有必要从立法适用、侵权性质和规则适用三个维度识别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以海洋环境侵权“二阶性”的时间逻辑来分层适用证明责任,并以层次化的证明责任分配主体来设定比例降格的证明标准,实现证明责任分层与证明标准降格的契合,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院对治疗小腿严重创伤修复的适应证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和提高,本文指出要提高小腿严重创伤治疗的满意度,首先要规范手术修复适应证的选择,根据伤情不断改进和优化手术术式和治疗方案,必须综合性治疗,对于无法保留和修复的伤肢,则果断采取截肢术.  相似文献   
6.
俞信真 《天风》2007,(5):6-7
当我们过分强调爱而失去真理的原则时,就会放任自流,失去属灵的权柄;但若过分强调公义而没有怜悯来挽回人,又失去了神的爱。  相似文献   
7.
辽西辽塔数量众多,是辽西走廊珍贵的物质遗产。对辽西辽塔分布、现状进行梳理,可以分析辽塔文化遗存怎样转化成新的文化资源以及辽塔文化再生的开发途径。同时,建立以辽塔为中心的区域性旅游项目,塑造以辽塔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品品牌等途径,促进辽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9.
辽代佛塔建筑形制由早期的四面塔发展到后来的六面塔、八面塔,其中以八面塔形式居多,多数塔身一层都雕有佛教图像,图像内容和形式随着建筑形制的变化也有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以辽西古塔为例,通过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并实地考察,对朝阳北塔和广济寺塔塔身一层图像样式、奉神系统、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辽西辽塔砖雕图像特征早期到中晚期的传承与演变。  相似文献   
10.
720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俞瑞康 《心理科学》2004,27(2):413-416
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表明,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经由一个理慰朦胧——困惑疑为——现实提升的过程。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度数分布中间大,两头小。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与学习成效自评交互影响。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教育训练应予以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