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问题的提出早在1918年,吴伟士(Woodworth)曾使用过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概念;斯皮尔曼(Spearman,1927)、卡推尔(Cattell)曾研究过流畅性因素;塞斯顿(Thurstone,1938)、泰罗(Taylor 1947)、弗勒克特(Fruchter,1948)等对词的流畅性、观念流畅性和联想流畅性作过研究;在加纳特(Garnelt,1919)、哈格雷夫斯(Hargreaves,1927)、塞斯顿(1938)等人的智力研究中,对变通性和独特性已有所触及。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模型,他认为,人类智力不仅内容有别,而且操作方式均有不同,产品也彼此各异,由此构想出一个由操作、内容、产品三个参数组成的三维智力模式。在操作这一维度上,提出有认知、记忆、聚合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试论创造性思维理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什么?这是创造性思维这个研究课题的最根本的问题。若要使研究有所进展,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可以归纳并简化为如下模式:  相似文献   
3.
邵道生  俞强 《心理学报》1986,19(2):80-85
几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大量未成年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过早地离开学校,流向社会,产生了各种行为问题,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我们对一些城市的少年犯管教所的调查,那些有学不上的流失生、长旷生,已经成为少年犯的主体。 个体从出生时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