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该研究以汉语双字词为刺激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检验了标准的GNAT内隐联结测验范式的有效性,实验一发现,积极名词与正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与负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实验二发现,用在标准的单纯重复呈现范式中重复呈现过的中性名词,替换标准GNAT内隐联结测验范式中的积极名词,再次进行标准的GNAT内隐联结测验,观察到了重复呈现的中性名词与正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与负性形容词联结的反应时,表明被试将重复呈现过的中性刺激与积极刺激联系比与消极刺激的联系更紧密.实验三发现,同样是这些中性名词,当没有被重复呈现时,在GNAT内隐联结测验中与积极形容词和消极形容词的联结的反应时之问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刺激的重复呈现会导致偏好的产生,使其能够起到积极刺激的作用.该研究认为,刺激的重复呈现,可能是积极情感产生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孤独感、歧视知觉、社会支持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社会支持、歧视知觉对孤独感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北京市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测查,回收有效追踪数据680份。对前、后测均参加的680名被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随着进入城市时间的增长,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歧视知觉显著减少,报告的社会支持显著增加;(2)流动儿童报告的社会支持、歧视知觉与孤独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前测的歧视知觉和报告的社会支持共同影响前测孤独感;同时,前测孤独感又会影响后测歧视知觉和报告的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后测孤独感。并且在这个动态作用过程中,前、后测社会支持既能分别直接影响前、后测孤独感,前测社会支持还能通过后测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间接影响后测孤独感;而前、后测歧视知觉则只能分别直接影响前、后测孤独感;(3)前测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都不能直接影响后测的孤独感,而是需要通过影响后测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才能对后测的孤独感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