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价值取向、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就助人行为来说,其中既包括自愿帮助他人、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甚至要排除做好事的想法)的利他主义行为,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所以,亲社会行为是个连续体——从大公无私的利他主义行为到由自我利益驱使的助人行为。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特别是利他主义行为的大量研究,主要侧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决定因素:亲社会行为受情境(他人在场、环境条件、时间的紧迫性等)、助人者(人  相似文献   
2.
自我与亲社会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self)通常指与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知觉等有关的以关注“自我”为中心的概念。而亲社会行为则指一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即“他人”定向的行为。尽管亲社会行为似乎不能与一般所谓“自我”的动机相一致,但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却表明这两个显然对立的方面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下面仅从四个方面阐述两者之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