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音乐与情绪     
何新 《美与时代》2004,(4):45-46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同音乐的爱好是超越纯理性的,而"情绪"、"情感"、"感受"、"爱恶"已经假设成为音乐中所必有的部分,甚至成为音乐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但究竟这些词语代表着什么含义呢?是否所有的音乐都是"情绪化"的呢?在某一个极端,有些艺术的确是情绪化--甚至是令人太激动;但在另一个极端,有些作品过分"冷清",过于谨慎,而在二者中间似乎有着许多渐进程度的各种情绪变化.是否所有音乐作品都与这条"情绪线"有着关系?作为艺术教育者,能否对以上的问题有着清楚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去体验艺术,了解艺术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美的范畴最初是从人对事物的肯定判断中产生出来的。但美既不是一种对象,也并非对象的某一特定性状。美的表示的是事物一种非实有的属性,这种属性来自主体作为评价者的一种价值判断。作为价值的美之概念,其逻辑发展的顺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何新 《美与时代》2006,(10):38-39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高师音乐系的主干及必修课的声乐课,多年沿袭的音乐院校“一对一”的教课模式已相对滞后,成为高师声乐课发展的瓶颈。面对新课程标准,突破瓶颈,构建新理念,以个别授课为基础,以小组课、集体课为补充,以艺术实践课为契机的相互相结合的多种教育形式,是当前声乐课改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盘古之谜的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话,早已成为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人们普遍意识到:神话中包含着真正的信史。在早期人类的活动痕迹中,似乎也保存着理解今天人们行为与意识的钥匙。神话也在成为哲学——不论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或原始思维的研究,还是中国哲学史或比较哲学的研究——所要揭示的对象。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细致,中国神话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也更多地被涉及、被谈论。 为此我们选登两篇从不同角度讨论神话的文章,以期引起哲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