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通市基督医院爱国抗日的英雄事迹 位于旧南通市西北隅、端平桥畔,一座两层楼房的"基督医院"建于清宣统一年(1909年),由当时上海的基督教区派遣来南通的美籍传教士鲍罗德医师监建.起初名为"纪念医院",1912年重建后,正式命名"南通州基督医院".该院的业务与设备在当时苏北地区均属上乘.预感战祸随时加身的基督医院的医护人员,在院长海格门和夫人去庐山休假时自发地组织起十多人的救护队,并集中突击进行救护训练.每日以鸣锣为号,像战士般地进行实战演练.  相似文献   
2.
何培进 《天风》2005,(8):13-13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后,随着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南京的相继沦陷,日机时常空袭九江,九江市的基督徒,遵守“爱人如己”的圣训,本着爱国爱人的精神纷纷救助患难的同胞。一、收容难民,免遭日寇屠杀1938年,日寇进逼九江市,长江马当失守,日舰长驱直入,炮轰市区锁江楼宝塔,三里街,当时火光冲天,百姓纷纷寻找避难所。这时,九江市基督教所属生命活水医院、但福德妇幼保健院、诺立书院、同文中学、儒励女中(两校均已内迁)在斐敬思、柏筠、孙美壁、林爱德、汤韵等人主持下,纷纷向难民开放。再加上天主堂及其医院,几乎全挤满九江市避难的人。这一收容,避开了九江沦陷后,日军大肆烧、杀、奸、抢的三天大屠杀。同时,医院还医治那些妇女、儿童。在诺立书院等学校的,由信徒捐款、煮粥、炒菜给同胞吃,买草给他们睡,买药为他们治病。  相似文献   
3.
何培进 《天风》1995,(9):16-17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后,随着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日机时常空袭九江。九江市的基督徒,遵守“爱人如己”的圣训,本着爱国爱人的精神,纷纷救助患难的同胞。 一、收容难民,免遭日寇屠杀 1938年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