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严复早期所处的时代及其所表現的时代精神近代的中国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因而也是世界革命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淪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其貧弱的一面;然而中国人民不屈不撓、再接再厉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爭,却又是强大的一面。中国近代的先进人物在这样的既贫弱又强大的矛盾中作过他們所能作出的努力。他們为了改变中国的危亡局面和落后状态,提出了一个新課題: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西方国家是資本主义世界。在19世紀末,它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所以西方国家这位“老师”不是傅道解惑授业的先生,而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那末,中国应往何处去?这个問題从19世紀40年代前后就已发生了,而到了90年代,問題变得更  相似文献   
2.
罗素《哲学问题》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素的《哲学问题》是几代哲学学生的必读之物。在该书中,他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仅限于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树的那些问题,他主要涉及的是知识论,即考察我们能说知道或有理由相信的那部分哲学分支。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了某些令人瞩目的有关所有事物的终极类别的结论。他并没有探讨伦理学以及有关心灵和行为的各种经典问题,如自我的本性或意志自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七世纪初期的徐光启,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奠基者培根、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儿等人恰好同时。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而对他的哲学思想,却历来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试图就这后一方面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