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修行如莲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错误的身口意调整为正确的身口意。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生命中、意识中、行为中。  相似文献   
2.
孔子与颜回、子贡、子路等弟子被困于陈、蔡期间,曾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穷困时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反问:"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那样的仁人廉士,也不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孔子。  相似文献   
3.
妙湛法师(厦门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 我们这次能在上海开佛教教育工作会议,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转机。这次会议关系到我们今后的僧教育,关系到佛法的前途。我认为,从1980年在北京开会以来,这次会是最好的一次,可以说是谈到我们佛教的根本问题上来了。这几天大家讨论的办学的方针,认识可以说都是一致的,希望在今后的行动上也是一致的,行动上一致才能解决问题。我们朴老已80多岁的高龄,还在为佛教事业呕心沥血,我们诸山长老、大  相似文献   
4.
一、人生佛教之意趣佛法是佛所证的一切法实相,及众生可以由之证到诸法实相的方法。同时,在佛亲证的方面为证法,就佛对众生说的方面为教法,前者是契理的,后者亦兼契机的,这是佛法大概的性质。佛以所证的法应机宣说,佛在世时佛为法本,一切皆依佛说,佛灭度后,佛弟子结集佛法而流传于世,始有佛教。初为迦叶阿难等综合整理为《阿含经》,古译为“法归”,即一切佛法的汇归。后经几百年流分为各种部派,至五六百年间部派相争,不能见佛法的真相,于是龙  相似文献   
5.
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又说“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早期道教的内修之术,便首重“爱气尊神重精。”《太平经》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说:“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而治。故人欲寿者,乃当受气、尊神重精也。”又说:“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  相似文献   
6.
凡七百五十年前,吾道元高祖,初入中国,先参当山派禅师。次历游诸山,一年后复还当山。途次,得知了派禅师示寂,失望欲归国,忽闻新住如净禅师高德,乃喜而随侍。一夜坐次,大众睡眠,净祖喝曰:参禅须身心脱落,只管打睡,何堪为者个?高祖闻言,豁然大悟,直上方丈焚香。净祖云:焚香事如何?高祖云:身心脱落而来。净祖云:身心脱落,  相似文献   
7.
佛门常被喻为空门。四大皆空、五蕴皆空,都是佛门的重要理念。那么,学佛会不会让人放弃责任?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其实,佛门所说的“空”,绝非世间一般意义上说的那个“顽空”,更不是“什么都没有”或“断灭”。佛说“空”,是以“空法”看待万事万物,是缘起性空的“空”,其间蕴藏着无尽的妙有智慧!  相似文献   
8.
9.
置身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系统工程中的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因此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向,可以置换成中国当代文化现代化的精神指向这一话题。这是选择和确立文化建设精神指向的给定情境。这一情境具体由以几个因素合成。其一,“当代”,这是给定的时间要素;与此相应,当代世界现代化潮流和中国社会现实是不可选择的空间维度上的条件。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在当下置身于世界视野中、立基于中国国情上的。离开这一背景,任何关于文化的现代化设想都只会是空中楼阁。自工业革命以降,整个世界在所有…  相似文献   
10.
传印 《法音》2012,(8):10-15
(2012年7月10日)各位领导、各位大德、各位同仁:国家宗教事务局决定从今年起在"六五"普法期间将每年的6月定为"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6月3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在上海举行座谈会,对首个"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说,在全国宗教界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是落实中央关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依法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他要求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学习,结合各地、各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