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敦煌遗书27号《随求即得大自在即得陀罗尼神咒经》与藏经中的宝思惟译本相比,咒语有增加,译者亦不同,是宝思惟本和不空本以外现存的第三个译本。这个译本增加的内容为四首咒语,这四首咒语与题竺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中的咒语相同,表明《随求即得大自在即得陀罗尼神咒经》与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以及观音信仰有很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还受生钱习俗在中国社会流传极为广泛,还受生钱通过预修填还仪式进行。新发现的《重订预修填还三曹佛事》为预修填还仪式的道场文集成性文献,保存清代的应用痕迹,又经当代人重订。该文献道场文形式多样,包括了牌、册、碑等少见讨论的文体。内容一文一事,展现了近世中国预修填还仪式中的诸多方面。该文献从形式和内容上呈现了清代以来中国佛教预修填还仪式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还受生钱”习俗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传,它的具体操作仪式“预修填还”渊源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唐末宋初出现的《阎罗王授记经》和不晚于宋代的《受生经》,至此奠定了预修填还的基本格局。预修填还仪式在后世发展迭出新说,如认为今人预寄钱财为后人受生所依赖,提出预修填还余钱利于异日来生得果,主张填寄册籍需载信人年貌等新说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