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基于更新框架定义了一种动态的祈使句语义,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关于祈使句的逻辑。这个语义对于祈使句的一致性问题和Ross悖论提供了一种直接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工作在祈使句和祈使力结构之间的对应之上展开。首先,根据处理祈使句相容性的不同方式,我们给出了几种不同的祈使句一致性定义。然后,祈使句的意义被处理为祈使力机构上的依赖相容性的更新函项。最后,祈使句之间的蕴涵关系被归约为祈使力结构之间的某种关系。基于不同的相容性定义,我们给出了几种不同的蕴涵关系。  相似文献   
2.
待人宽厚,处世大度是《古兰经》和圣训所提倡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主在《古兰经》中把抑怒、恕人的人列为真主喜悦的善人。《古兰经》说:“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3∶134)只有理智健全、又能忍受他人无端伤害的那种人的伟大心灵才能具有宽容大度这一高尚品德。《古兰经》说:“善恶不是一样的。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那末,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唯坚忍者,获此美德,唯有大福分者,获此美德。”(41∶34—35)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