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述明清四大经学家对伊斯兰文化的贡献[台湾]哈吉·艾布白克·贾福康前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穆斯林先民留传给我们的事迹却甚少,从公元7世纪到14世纪(唐初至明初)的8百多年间,穆斯林作为侨民及外来民族居住中国,在唐、宋时期,他们...  相似文献   
2.
最能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伦理道德思想核心的,要算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了。作家最初的构思是以一件诉讼案为基础,写一本道德教诲的小说。但在十年创作过程中,他几易其稿,主题有所变化,最后写成一本表现尖锐的阶级对立、政治意义很强的社会问题小说,书中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伦理道德思想也异常集中。《复活》中有许多关于良心、人性等道德思想的探究,可最主要的是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的“忏悔”和“宽恕”,走向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复活”,使“人性”由丧失到复归,集中地表现了作家“不以暴力抗恶”、“博爱”等思想,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3.
四川有穆斯林108638人(1990年统计),清真寺116座,本文仅对四川清真寺及其经堂教育作一粗略介绍。四川清真寺的建立四川现存116座清真寺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川东奉节县清真寺。奉节县为溯长江入川之门户,是江南穆斯林入川之要道,故元  相似文献   
4.
继葛力同志《注意区分两种唯心主义》(1982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一文(简称葛文)之后,韩震同志又发表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应作本体论和认识论之区分》(《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1期)一文(简称韩文),读后很受启发。但是,葛文提出:“就哲学的分支而言,唯心主义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论方面的唯心主义,一种是认识论方面的唯心主义。”韩文又进一步强调:“实际上,不仅唯心主义有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区分,而且唯物主义也是如此。”这就是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本体论方面的标准,一个是认识论方面的标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5.
理論脫离实际是公共課心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严重問題。不少人說,“心理学学了沒有用,不解决实际問題”,“心理学里讲的那一套,跟实际有距离,用不上”等等。这个問題,长时期以来沒有得到解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从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角度来說,我們认为,可能存在着几方面的問題:这里既有对心理学教学中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认識和态度问题,也有对我們傳統的心理学理論与教学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不够了解的問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在意共葛兰西研究院于去年5月下旬举行的“道德和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发表于意共《马克思主义评论》上。这篇译文的二、三部分,有所删节。在本文中,作者以历史唯心论和人性论为指导研究道德问题。并且在道德研究的幌子下疯狂地攻击马克思主义,恶毒地诽谤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在第一部分中,他讨论了道德研究处于“落后”状态的原因,认为这是国为马克思主义给它“规定了某些框框”。他说:当马克思主义者对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察时,“他们却用唯心主义代替唯物主义,用形而上学代替辩证法,用辩护学说代替批判”。他号召人们“逾越哲学基础本身的局限性”,从“人的理论”出发,从人类固有的矛盾出发研究道德问题。在第二部分中,他讨论了作为道德研究出发点的所谓“人和体系的矛盾”,“内心和外表的矛盾”。他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关系的思想,虚构了所谓“道德与经济的矛盾”,认为道德要求人们行善,但是经济使人们在孬夺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权力中,把人看成“竞争者和强大的敌人”。由于这个矛盾,人们都以两面派面目出现,因市形成了“内心与外表的矛盾”。以这些谬论为基础,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认为人们不幸的根源不在于剥削和贫困;另方面,又竭力诬蔑社会主义制度,而且特别攻击“政治委员”制度,说:“政治委员”是同“善良的灵魂”对立的,这种对立“表明道德主义与a利主义的矛盾”;“政治委员”制度使“人们严格地划分为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政治委员’代表着从革命家转变为官僚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他为那些受到人民制裁的敌人伸冤,叫嚷说,这种“历史审判”决不是基督教的“最终审判”,一定会“受到以后历史阶段的修正”。在第三部分中,他更疯狂地攻击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他说:过去人们把善和真理的胜利寄托于宗教信仰,现在人们把它寄托于未来。但是,未来只是“虚构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本身被剥夺了意义,人们的相互关系表现为绝对的淡漠”。他还咒骂说:“把属于阶级的东西从属于全人类的东西中分割出来,导致宗派主义和对于社会主义的官僚式的歪曲”。最后,科西克号召那些反对社会主义的人,用“人道化的实践”、“革命的实践”(实即反革命的复辟活动),在“血和汗之中”实现“属于阶级的东西和属于全人类的东西”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陆和港台的学术交流,由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与会的有我国大陆、港台和新加坡等地的知名学者共150人,并提交了论文。兹将学者发言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宋代道教斋醮张泽洪斋醮,即供斋醮神,设坛祭祷神灵,是道教独具特色的祭祀仪式。宋代是道教兴盛发展时期,赵宋帝王的尊崇和需要,使斋醮活动更加盛行,斋醮科仪愈趋完备。本文探讨宋代道教斋醮。以为抛砖引玉之作。一宋代道教斋醮活动的盛行,与赵宋帝王的崇祀颇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现有穆斯林十万,清真寺116座。四川穆斯林主要是元明清时期陆续入川的,现大多分布在成都、重庆、广元、阆中、西昌等地区。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心理学》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如何使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紧密地联系教学实际,为改进教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何通过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人材,这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时勘等同志译,北京师大冯忠良教授审校,苏联斯涅普坎著的《数学教学心理学》就是有关这方面的一本难得的新著。本书观点新颖,引证材料充分,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大量的系统化的实例,基本上反映了当前苏联有关研究的现有水平,是国内外很少见到的新书。如需订购本书,请直接与重庆出版社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