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于雷  胡博 《思维与智慧》2001,(12):47-47
种世衡是宋仁宗时期一位著名的戍边将领。在他戍守西北边城青涧城期间,积极进行间谍侦察活动,离间夏国君臣关系,极大地削弱了西夏的力量,表现出高超的用间水平。当时西夏的权臣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很有智谋,作战勇猛,深得李元昊的宠信。他们经常出兵掳掠,给边地造成很大威胁。种世衡视二人为心腹之患,想方设法要除掉他们。一日,野利旺荣派其亲信浪埋、赏乞、媚娘三个到种世衡处请求归降。种世衡明白这是诈降,但觉得如果杀掉他们,还不如留下来行使反间计。于是对这三个人委以监督商税之任,并经常与其一同骑马出入,甚是亲近。…  相似文献   
2.
于雷 《佛教文化》2011,(5):26-29
2011年9月10,中秋小长假第一天。早上六点钟,天还蒙蒙亮,买买提·热介甫就已起身。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中国的马克·吐温译介之滥觞期,虽然其作品的品质、品种无法与今日相提并论,但那的确是一段不容忽视的发展阶段,理应得到比较全面的梳理与概括,只有这样,才能进而使读者对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接受有一个更具整体性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4.
但丁·罗塞蒂深谙艺术的真谛,只有赋予它看似远离客体的能指语言/画面,才可以使它的意义游离于所指空间之外而不断加以延伸,成为从心灵升华的感性之梦。但丁·罗塞蒂的诗与画承载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艺术徘徊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学院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彷徨与困惑。它们在内容上、风格上的中世纪回归和神话追溯尽管带有唯美主义的表征,但丝毫掩饰不住当时艺术家对传统和现实表现出来的焦躁不安与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5.
于雷 《美与时代》2006,(1):29-30
苏珊·朗格的美学专著《情感与形式》专门就艺术行为过程中的普遍情感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认为艺术情感应当是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化的、客观化的情感,而绝非艺术活动中的个人情感。当然,个人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可以成为表现普遍情感的媒介,与普遍情感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普遍情感则可以表现为对个人情感的抽象化的移植与借用。  相似文献   
6.
于雷 《美与时代》2006,(12):82-84
《秀拉》的真正特色在于其结构形式上的实验性。而这种实验性恰恰与格式塔心理学当中的闭合原则、完美趋向原则以及团体动力学理论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对秀拉这一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地进行人格化处理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功能性意义,即秀拉通过其文本意义上的“残缺”最终构建了以自己为隐性内核的文本完形。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解放区学得游击战精髓抗日战争开始后,卡尔逊中校作为军事观察员,被美国政府派驻延安。他曾两次从八路军总部赴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考察了近50天。在五台山金刚库,聂荣臻司令员接见了他。他俩一直谈了大半夜气氛十分融洽。卡尔逊向聂司令员提了许多问题,诸如“八路军能不能在敌后坚持住?”“枪支和弹药如何补充?”“怎样对付日军的扫荡?”“游击战争怎样开展?”等等,聂司令员都给予了他满意的答复,这些使卡尔逊非常感兴趣。他对聂司令员说我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无非是蹲在战壕里打枪放炮,你打过去我打过来,我…  相似文献   
8.
于雷 《佛教文化》2011,(5):30-35
如果不是事先在电话里说明了特征,你一定不会想到,这个在吐鲁番市博物馆门前水池旁台阶上盘腿而坐,身着黑色短裤T恤、宽脚短裤、脚蹬一双凉鞋,一脸憨厚笑容的,就是徐东良。  相似文献   
9.
于雷 《佛教文化》2011,(5):12-25
吐峪沟大峡谷,是中国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于西晋、十六国时代,是佛教传人中国重要的驿站,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