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公众中医药素养是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公众中医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吉林省公众中医药素养的调研,考察了吉林省公众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特点和哲学基础的理解,对中医药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对中医药社会影响的认识和理解,得出吉林省公众中医药素养水平指数为2.76。  相似文献   
2.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分布在全国25个省(区市)6 850人进行中医药素养状况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中医药学科自身特点、公众受到的现代教育、社会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提高公众中医药素养需要政府、大众传媒、中医药机构和从业人员等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群中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主要特点是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它对人的共同影响有:身体功能、心理、社会生活等的影响。护理理论家华生提出关怀护理理论,关怀必须是护理人员结合科学与人文知识在与患者的互动关系中按照关怀的10个要素来完成,目标是帮助患者达到身体、心理及心灵更高程度的协调。本文介绍了关怀理论的主要内容、慢性病的特点,并通过实际病例应用阐述了关怀理论在慢性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