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于晴 《中国宗教》2020,(4):24-25
大唐高僧义净,济南长清人,西天取经二十五载,归国后,一生绍隆三宝,弘济为心。那么,义净大师二十五年的西行求法路上到底走过了哪些国家,朝礼了哪些佛陀圣迹呢?一公元641年,义净大师在齐州城西的土窟寺出家(今山东济南长清张夏四禅寺),17岁即萌发了西游印度求法的最初信念。  相似文献   
2.
于晴 《美与时代》2023,(7):9-11
老庄哲学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即置身于虚与静的无极虚空中,此为道家修行的自我觉醒状态。后世王维论山水画言“手亲笔砚之余,有时游戏三昧”,即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以此态度进行山水画创作。中国历代传统绘画中,“静观”可谓一以贯之的一个重要美学观念,而在具体的山水画创作中,历代画家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写“静”,以各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来观照山水的“静”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