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朝是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科举制度至宋朝也顺应时代发展,进行了诸多改革.宋朝科举考试开始关注社会问题,考试规则也更加完善,及第士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不仅录取人数大大增加,取士范围也越来越广,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得以通过科举一朝得中,改变自身及家族的地位,使得两宋时期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道德生活态度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宋朝科举制度的变革反映了当时的知识阶层经世致用、忧国忧民的价值取向;宋朝科举制考试规则的完善,反映出科举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型,在当时及后世均起到了限制门阀、选拔寒庶的作用,同时对社会公平意识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使人们意识到,只要勤奋读书,就有可能在科场中及第,改变居于社会下层的现状.但是,读书人为求功名往往投机取巧,攀附权贵,得中后又大肆奔竞,结党营私.科举考试试题的变化间接反映了党派之争,影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科场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场地.虽然科举考试为广大士子提供了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但是仍不乏权贵世家子弟通过各种手段把持科场,有违社会公平.这些都为士风的形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暗含地提出了对于权力异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内容丰富,体现为本应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异化为官僚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手段,本应用来实现和维护秩序的权力异化为资本暴力镇压劳动的工具,本应属于人民的公共权力异化为资产阶级官僚的私有物,权力异化的扬弃需要建立和完善巴黎公社体制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中权力异化观的主要内容,厘清其内在理路与价值诉求,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马克思权力观的完整的伦理图景,对领导干部进行科学的权力道德教育,推动政治生活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私之辨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伦理学的诸多问题都与此相关或由此衍生.耙梳中外伦理思想上的公私之论,能够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谱系中对公私问题理解与措置上的统一和差异,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合理地处理公私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