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应注意的“三性” 1.综合性。小学语文基本功是由各种基本功综合而成的。比如识字,既要了解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简架结构等有关字形的知识,了解有关字音和字义的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学会书写、学会运用、这是能力。如掌握汉字,再进行教学时候,常常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或者实物,让学生自己思考,学会记牢它,运用它。这样,把有关字的理解、表达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又把这种知识和能力跟观察、  相似文献   
2.
吕洞宾信仰在宋元明清四代流传,“剑”成为其最易辨识的符号,后来,具有降妖除魔的宝剑就成了吕洞宾的象征,在“暗八仙”中成为吕洞宾的代表符号。可以说,“剑”不仅代表了吕洞宾的身份、地位、形象,也代表了吕洞宾作为神仙所拥有的神奇能力。宋代有关吕洞宾生平事迹的文本不胜枚举,粗略翻阅,与“剑”有关的描述就有10多部。  相似文献   
3.
4.
贤空 《法音》2000,(1):71-74
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安大师首立较完整的僧团生活规范,至唐代马祖道一确立丛林制度,其弟子百丈怀海制定清规,中国的丛林制度,始形成完备的规制。此一丛林教育制度,代代相传,成为培养僧伽人才的轨范。民国以来佛教界竞相兴办的佛教教育机构,如佛学院、学社、研究所等,则有突破传统丛林教育方式、吸收现代教育制度的特色,使传统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融成一体,形成现代佛教教育的最大特征。一、兴办学院高僧辈出福建是中国佛教重点省份之一。佛教在福建普及社会、深入民间,与时代相结合,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则端赖历代高…  相似文献   
5.
贤空 《福建宗教》2000,(5):39-39,36
激动人心的第27届奥运会于2000年9月15日在悉尼隆重开幕,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体坛精英聚会悉尼,比赛项目达300多个。本届奥运会与往届不同的是,在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中,增加了一部分宗教界神职人员,为所有参赛的运动员服务。其中,作为进驻奥运村志愿者中的第一位中国和尚的释般若法师,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觉空 《法音》2006,(10):41-41
10月3日,湖南长沙麓山寺隆重举行法通法师晋院升座庆典。参加庆典活动的诸山长老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香港佛慧寺住持净雄法师及向学、妙安、传真、界明、诚信、智如、则悟、传建、正兴、定恒、浩振,以及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惟正、大岳、大智、渊博、怀梵法师等。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汤新华,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杨淑兰,省宗教事务局局长陈树林、副局长赵友华,长沙市委统战部部长张迎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菊萍,  相似文献   
7.
衍空 《法音》2007,(1):39-42
缘起和理念教育不单只是传递知识和技术,还得培育和关顾年青人的品格及心灵健康。所以全人教育、生命教育、德智体群美并重等等教育理念,一向以来都是教育界的发展理想。但是如何能真正办好或落实这些方案,就没有一套大众都认同的具体理论和方法,尤其是针对德育和生命教育两方面。除了欠缺具体的理论和方法以外,推行这些教育理念的另一困难,就是如何量度德育和生命教育的成果——量度什么和如何去量度?但是,随着来自资源短缺和国内外的竞争,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年青人所需要面对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现在作为一个老师,往往不单要教学,还要照顾和…  相似文献   
8.
乾空 《法音》2014,(3):23-28,33,34
正序言佛陀成道五年之内,僧团和合清白,行为清净。佛成道后第五年,有比丘造作有漏过失,佛陀开始制第一条淫戒,次年再制盗、杀、妄等诸广戒。佛陀成道十二年中,仅诵略戒:"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十二年后,有人违犯前制广戒,故佛不再诵戒,而将广戒交付弟子来诵。在其后的弘教岁月中,佛陀就弟  相似文献   
9.
纯空法师是一位画僧兼书法家,非常勤奋,这是与他相识以来给我的印象。他的书画作品很有新意,画面恬淡,风格自然,很能让人体会出一种禅意。法师作画署名云居山人,钤上平常心的印章,这署名和印章都很别致,我很想就此说几句,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纯空法  相似文献   
10.
法空 《法音》2001,(9):38-40
久闻明学法师之名,直到2000年10月参加由苏州灵岩山寺主办的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建校二十周年庆典法会,我才第一次拜见明老法师。他平易近人,没有丝毫的架子,亲切、热情而朴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恪守祖训  明学法师俗名冯祖慎,1923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47年8月,离开家乡到灵岩山寺修持念佛法门。1948年农历二月依普陀山三圣堂真达老和尚出家,同年在南京宝华山受比丘戒。1949年4月至11月去福州舍利院拜慈舟老法师学戒律。1956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就读,毕业后仍回灵岩山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