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信念对逻辑推理的影响现象.对此,双加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信念偏向系统和逻辑分析系统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近年来,该理论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右侧前额皮层与信念偏差抑制有关;另一方面,基于脑电(ERP)的研究表明,晚期正成分和晚期负成分可能参与了不同推理类型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认知加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推理前提本身可信度、实验分析、实验材料生态学效度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对信念偏差效应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在恰好和超额经济补偿条件下比较了道歉和经济补偿对高、低权力受害方信任修复的影响。实验首先通过角色分配法操纵被试(信任方)的权力感(高、低),然后要求其与受托方完成一定轮次的信任博弈,并且设置受托方在关键的轮次实施信任违背行为(不返还金钱)和信任修复行为(控制条件、道歉、经济补偿、道歉加补偿),最后测量高、低权力受害方在信任修复行为后的投资金额。结果发现:(1)在恰好补偿条件下,道歉对低权力受害方的信任修复效果更好,经济补偿对高权力受害方的信任修复效果更好;(2)在超额补偿条件下,无论对于高权力还是低权力受害方,经济补偿都比道歉的信任修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空间表征对于盲人定向行走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者集中探讨早期视觉经验缺失对于盲人空间表征的影响, 较少探究空间表征建构的过程性因素, 即探路策略对于盲人空间表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探究了盲人建构陌生环境空间表征采用的策略及其作用。结果发现: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陌生环境空间表征能力造成了不利影响, 然而, 被试运用有效的策略可以弥补视觉缺失带来的损失, 且利用空间关系策略的个体所建构的空间表征更为精确, 定向行走效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垂直维度上不同的情境,本研究采用“奇偶判断任务”探讨了情境对序数空间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序数的情况下,被试对小数的上键反应或下键反应、对大数的上键反应或下键反应都没有显著差异;在楼层情境下,被试对小数的下键反应更快,对大数的上键反应更快;在家谱情境下,被试对小数的上键反应更快,对大数的下键反应更快。以上结果表明,垂直维度上序数的空间表征受到情境的影响,这说明在垂直维度上数字的空间表征具有动态性,且受到具体和情境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之前的研究表明权力能够影响愤怒表情的加工,但是并不清楚当愤怒刺激是非目标任务刺激时(非任务相关条件下),权力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愤怒表情的加工。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首先操纵情绪观察者(被试)和情绪表达者(目标)的权力水平(高VS 低),之后采用修正的oddball范式考察当愤怒刺激是非目标任务刺激时,情绪观察者和表达者的权力水平对愤怒情绪加工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在识别年老面孔目标时成绩更低。脑电结果发现,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对中性目标刺激和愤怒的非目标刺激均产生了更强的N170波幅,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该研究结果说明,高权力个体的行为成绩优于低权力个体的行为成绩,即使在非任务相关条件下,与高权力个体相比,低权力个体对愤怒情绪刺激的早期敏感性仍然更强。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显示,SNARC效应存在多个灵活的空间参照系统,可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激活。心理数字线理论对于SNARC效应空间编码的理解仅局限于物理空间层面,并不能很好地甄别SNARC效应空间参照系统的激活条件。研究以视觉空间和言语空间双编码理论为基础,考查在视觉空间信息与言语空间信息共同作用下,单手(左手或右手)与双手反应下SNARC效应的空间参照特点。结果显示,在视觉空间信息与言语空间信息共同作用下,左手、右手和双手反应下均出现了典型SNARC效应,且左手、右手和双手反应下的数字空间映射模式相似。研究结果证实,在视觉-空间与言语空间信息共同作用下仅激活SNARC效应多个灵活的空间参照系统中的身体中心为基础的参照系统,说明言语空间信息的参与有助于激活该效应中身体中心为基础的空间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认知活动中,动作经验重新激活影响认知加工。本文综述了动作知识的组织和提取机制、动作经验影响认知活动的理论、动作知识对物体和词汇识别、空间知觉、记忆、注意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从不同类型的动作知识对认知的影响、不同语言中动作词汇的认知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抽象概念表征的具身认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象概念是否通过感知经验来表征以及如何被感知经验表征是具身认知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抽象概念表征是否具有感知经验基础的问题上,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抽象概念通过情境模拟或隐喻与感知经验发生联系.在抽象概念如何与感知经验表征发生联系的问题上,概念模拟理论强调情景或运动模拟在抽象概念表征中的直接作用;概念隐喻理论则侧重具体经验或具体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共同结构关系在抽象概念表征中的间接作用.未来研究应改变概念表征的稳定的心理实体观,从语言和抽象表征的关系、正常儿童和特殊群体的抽象概念表征差异入手,整合不同的具身认知观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资源的在不同空间等级的分布情况。在“预警信号-目标探测”范式下,目标刺激随机出现在直径视角为3.2°、6.4°以及9.6°的三个空间等级圆上。反应时结果显示:随着注意空间直径视角增大,对目标刺激的探测速度逐渐下降。脑电结果显示:三种条件下目标刺激诱发的早期N1和晚期P3成分产生了不同程度分离,主要表现为两成分的波幅随着注意空间视角增大而减小。这说明个体在无空间线索化下自动地对不同空间等级进行有选择性的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不同延时间隔和线索类型对遗忘元认知判断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学习判断任务,让被试学习40对无意义配对词,并告知随后进行测试,当呈现第一个词时,被试能够回忆与之配对的后一个词。让被试预测当延迟不同时间(5分钟、1天和1周)进行测试时,他们能够记住(学习判断)或者遗忘(遗忘判断)后一词的可能性。最后,要求被试回忆所有词对。结果发现延时间隔对学习判断和遗忘判断有相似的影响;学习判断的等级和相对准确性均高于遗忘判断,说明人们对记住和遗忘的线索很敏感;相比于学习判断,人们监测自己遗忘能力的信心不足。研究结果表明人们能够利用延时间隔和线索类型来预测未来的测验成绩,对遗忘的监测能力低于对记住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