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命题以来.关于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问题成了学术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分歧在于对这一命题的解读。笔者认为.提出这一命题主要是一个目标和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宗教教义只能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可能性.还没有成为现实的力量;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不等于我们的社会需要宗教热:我们今天越是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就越要规范宗教活动,革除宗教与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不相适应的陋习。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丰富多彩的神话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确解读科学,是捍卫科学尊严的关键。近年来,国外思想界的一个新概念——科学主义传入国内。科学主义“相信科学能回答所有的人类问题,它使科学成为哲学、宗教、习惯方式和道德的替代物”(谷雨《对科学主义新版本的质疑》,《科学与无神论》2005年第3期)。从表面上看,科学主义的这种宣言似乎对科学推崇备至,但在我看来,科学主义实则与科学没有多大联系,科学主义的阐述是对科学的严重曲解,它给了各种反科学思潮以攻击科学的口实。我认为科学的含义清楚明白,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作为知识存在的科学,这就是科学技术,它是人类智慧的凝结形式,是…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唱着《国际歌》长大的几代人中,竟有那么多男女老少(多数具有小学以上文化、还有干部、高级知识分子)拜倒在自封为“救世主”的脚下,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虚妄? 为什么在邪教“法轮功”被取缔后,在《科学与无神论》创刊两年,在教育部和团中央发出“校园拒绝邪  相似文献   
5.
在信仰问题上,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认识,即认为迷信鬼神是劝导人们向善的,是抑恶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不少人由此产生了迷惑,以为敬畏鬼神是一种有益的,至少是一种无害的。这种认识使得人们对封建迷信和迷信活动抱相当宽容的心态,甚至扩散到了包括共产党员在内这样本应是无神论者的  相似文献   
6.
说谶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秦、汉两朝,一种颇为神秘的迷信形式——以谶预示凶吉的活动大行其道。什么是谶?按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最早的谶出于何时恐怕已不可考,有案可查的较早的一个例子是秦始皇时一块石头上面写有:“亡秦者胡也”的谶文。当时认为是胡人要灭  相似文献   
7.
韩愈(公元786~824年),字退之,唐朝河阳 (今河南孟县)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与唐朝另一文学宗师柳宗元开创的韩柳文体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慢慢衰退。难能可贵的是,韩愈不仅文学造诣非凡,还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具有朴素无神论思想的士大夫之一。当时的陕西凤翔法门寺有佛塔一座,内藏释迦牟尼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塔。据传开塔之年,必定人和年丰。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相似文献   
8.
清明节断想     
在我的家乡,清明节是两个重要的“鬼节”之一。清明节据考证是与一名叫介子推的古人有关。相传,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还未即位前,忠心耿耿追随于他,在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寒交迫时,曾割肉烹煮给重耳充饥。重耳即位后,介子推却悄然隐去。晋文公在遍封功臣时,发现独缺分子推。原来介子推已离开国都,藏入深山之中。晋文公寻到山前,令人呼唤,介子推不应。在无计可施下,重耳下令焚山,想迫介子推出山。无奈分子推去意坚决,宁被烧死。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哀痛不已,亲自主祭悼念。这则典故想宣传什么,笔者至今不得要领,却得知清明节原来是这样来的,因为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正是现在的清明节这一天。以后每年的这天,晋文公都要祭奠介子  相似文献   
9.
当代一切鬼神迷信的核心是宿命论,即天生有命.我以为人生本无命,庸人自忧之.假如真的天生有命,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个人、鬼、神共处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神秘现象”是神秘主义者用来解释超自然力量存在的根据, “神秘力量”则常常是他们用于反驳科学的工具。由于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特别是认识人类自身——生命以及思维现象本身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