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12年5月12—13日,由广州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主办的"宗教经典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该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所、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以及新纪元国际出版社共同协办,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中密歇根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兰州交通大  相似文献   
2.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近几年政界、教界与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对外来宗教而言,中国化意味着要融入中华文化、适应中国社会、服从中国政府,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就此而论,中国化不仅是巴哈伊教教义的应有之义,而且贯穿于该教在华发展的早期历史。巴哈伊教早在清末就已传入中国,不过直到民国时期才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依据中英文历史文献以及近期发现的档案资料,回顾了该教自1915年中文报刊予以引介至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之间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重点探讨了中国学者杜亚泉、来华巴哈伊教师儒特、本土信徒曹云祥等在评介、宣传和译介巴哈伊教过程中的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